1、先說說歷史上的火燒博望坡:據《三國志》記載:(1)《三國志·魏書·李典傳》: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2)《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從這兩段記載可以看出,事實與《三國演義》的火燒博望坡還是有很大出入的:這次戰役不是曹操殺奔新野,而是劉表派劉備主動出擊到葉縣;劉備也確曾設了伏兵,把曹兵引到路窄草深的南道,戰爭中也使用了火燒,但用火併不是燒曹兵的,而是劉備自燒營屯,假敗引曹兵進入伏擊圈的;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一戰並非發生在諸葛亮出山之後,而是發生在他出山之前,而火燒博望坡也不是諸葛亮乾的,火燒博望坡的是劉備自己。同時,上述記載中也並沒有豫山或安林的記載,而《三國演義》是羅先生的藝術作品,老先生能把劉備乾的事安到諸葛亮身上,杜撰一座山,虛構一座林,那就更正常了。3、當然如果較真,你老家博望也是有山的,博望其實北負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白河,所謂火燒博望坡中的豫山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之一。4、博望地名的由來:博望先後為侯國,為縣,為店,為驛,為鎮。西漢時,外交家、探險家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功勳卓著,被漢武帝於元朔六年(前123年)封為"博望侯"於此,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5、《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將火燒博望坡描繪成:諸葛亮初出茅廬,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的佳話,史書(《三國志》)記載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親自指揮的,並且諸葛亮此時還沒有出山。事實上,諸葛亮出山後,只是劉備的一位賓客而已,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任命他為軍師的經歷,直到劉備奪取荊州之後,才任命他為“軍師中郎將”。而之前,他根本沒有任何職務,也不可能指揮劉備的軍隊。即使在赤壁之戰以後的10年裡,他也沒有指揮過任何一支軍隊。《三國演義》之所以把劉備的功勞掛在諸葛亮的頭上,完全是因為採納了《三國志評話》和元雜劇的寫法,而二者又是根據民間傳說而來,民間傳說自然演義的成分比較大。諸葛亮掠了劉備的美,這就是歷史與演義的誤會,也是整個事件的真相。
1、先說說歷史上的火燒博望坡:據《三國志》記載:(1)《三國志·魏書·李典傳》: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2)《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從這兩段記載可以看出,事實與《三國演義》的火燒博望坡還是有很大出入的:這次戰役不是曹操殺奔新野,而是劉表派劉備主動出擊到葉縣;劉備也確曾設了伏兵,把曹兵引到路窄草深的南道,戰爭中也使用了火燒,但用火併不是燒曹兵的,而是劉備自燒營屯,假敗引曹兵進入伏擊圈的;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一戰並非發生在諸葛亮出山之後,而是發生在他出山之前,而火燒博望坡也不是諸葛亮乾的,火燒博望坡的是劉備自己。同時,上述記載中也並沒有豫山或安林的記載,而《三國演義》是羅先生的藝術作品,老先生能把劉備乾的事安到諸葛亮身上,杜撰一座山,虛構一座林,那就更正常了。3、當然如果較真,你老家博望也是有山的,博望其實北負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白河,所謂火燒博望坡中的豫山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之一。4、博望地名的由來:博望先後為侯國,為縣,為店,為驛,為鎮。西漢時,外交家、探險家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功勳卓著,被漢武帝於元朔六年(前123年)封為"博望侯"於此,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博望”之名,由此而得。5、《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中,將火燒博望坡描繪成:諸葛亮初出茅廬,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的佳話,史書(《三國志》)記載的火燒博望坡是劉備親自指揮的,並且諸葛亮此時還沒有出山。事實上,諸葛亮出山後,只是劉備的一位賓客而已,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任命他為軍師的經歷,直到劉備奪取荊州之後,才任命他為“軍師中郎將”。而之前,他根本沒有任何職務,也不可能指揮劉備的軍隊。即使在赤壁之戰以後的10年裡,他也沒有指揮過任何一支軍隊。《三國演義》之所以把劉備的功勞掛在諸葛亮的頭上,完全是因為採納了《三國志評話》和元雜劇的寫法,而二者又是根據民間傳說而來,民間傳說自然演義的成分比較大。諸葛亮掠了劉備的美,這就是歷史與演義的誤會,也是整個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