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抗遼名將有李繼隆、楊業等,南宋抗金名將有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
一、李繼隆
李繼隆,北宋名將、外戚。李繼隆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初以恩蔭補供奉官,參與攻滅南唐、北漢,並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頗有斬獲,以功授鎮州都監。其後隨大將崔翰、潘美於滿城、雁門兩次擊敗契丹。
北漢滅亡後,李繼隆作為先鋒參加了第一次幽州戰役,與郭守文領先鋒軍擊破契丹數千人。包圍幽州時,又與郭守文擔任先鋒,敗契丹於湖翟河南。
此時,因太宗的失誤,宋軍在高粱河之戰中受契丹名將耶律休哥的反擊,遭遇慘敗,宋軍各路人馬都慌忙敗退,只有李繼隆所屬部隊且戰且退,安全撤離,耶律休哥看後也大吃一驚。
遼軍隨後轉入反攻,契丹派出耶律休哥和大將韓匡嗣帶領大軍直抵滿城。當時身為監軍的李繼隆當場表示“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有了李繼隆拍胸脯,宋軍於是大膽的做了違背太宗意圖的正確變陣。契丹軍慘敗,被斬首萬級、俘三萬,殺敵約八萬人。
二、楊業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分三路攻契丹,楊業任雲應路行營副都部署,與都部署潘美、監軍王侁率軍出雁門關,連克寰、朔、應、雲等州。
後因東路軍在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潰敗,契丹軍乘勝西進復佔寰州,奉命與潘美掩護四州民眾南撤。力主避敵鋒銳,分兵誘其向東,設伏阻扼契丹軍南下,保障民眾轉移。
潘美、王侁不納其策,強令趨朔州迎戰契丹軍。楊業知此戰必敗,臨行前約潘美在陳家谷口(今山西寧武北)接應。遂揮軍奮進,陷入重圍,苦戰終日,無援絕食而死。
三、岳飛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
北宋抗遼名將有李繼隆、楊業等,南宋抗金名將有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等。
一、李繼隆
李繼隆,北宋名將、外戚。李繼隆善騎射,曉音律,好讀《春秋左氏傳》,以禮待儒士,多智謀,謙虛謹慎。初以恩蔭補供奉官,參與攻滅南唐、北漢,並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頗有斬獲,以功授鎮州都監。其後隨大將崔翰、潘美於滿城、雁門兩次擊敗契丹。
北漢滅亡後,李繼隆作為先鋒參加了第一次幽州戰役,與郭守文領先鋒軍擊破契丹數千人。包圍幽州時,又與郭守文擔任先鋒,敗契丹於湖翟河南。
此時,因太宗的失誤,宋軍在高粱河之戰中受契丹名將耶律休哥的反擊,遭遇慘敗,宋軍各路人馬都慌忙敗退,只有李繼隆所屬部隊且戰且退,安全撤離,耶律休哥看後也大吃一驚。
遼軍隨後轉入反攻,契丹派出耶律休哥和大將韓匡嗣帶領大軍直抵滿城。當時身為監軍的李繼隆當場表示“事有應變,安可預定,設獲違詔之罪,請獨當也”。有了李繼隆拍胸脯,宋軍於是大膽的做了違背太宗意圖的正確變陣。契丹軍慘敗,被斬首萬級、俘三萬,殺敵約八萬人。
二、楊業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宋軍分三路攻契丹,楊業任雲應路行營副都部署,與都部署潘美、監軍王侁率軍出雁門關,連克寰、朔、應、雲等州。
後因東路軍在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潰敗,契丹軍乘勝西進復佔寰州,奉命與潘美掩護四州民眾南撤。力主避敵鋒銳,分兵誘其向東,設伏阻扼契丹軍南下,保障民眾轉移。
潘美、王侁不納其策,強令趨朔州迎戰契丹軍。楊業知此戰必敗,臨行前約潘美在陳家谷口(今山西寧武北)接應。遂揮軍奮進,陷入重圍,苦戰終日,無援絕食而死。
三、岳飛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
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