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讀音:yì1、釋義:(1)治理:康乂;不乂(不能治事);熙乂;清乂(猶清理);中乂(居中央而治理天下);懲乂(懲治)。(2)安定:乂安(太平無事);擾乂(安定;治理);乂寧;寧乂(安定太平);乂清(安定平靖);保乂。(3)賢才,才德過人的人:俊乂在官;雋乂;英乂;乂俊(才德出眾);儁乂(才德出眾的人)。(4)割,芟(shān)草,後作“刈”:乂草;乂麥。2、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3、乂與形近字元的辨析擴充套件資料:(1)俊乂拼音:jùn yì釋義:才德出眾的人。亦作“ 俊艾 ”。(2)中乂拼音:zhōng yì釋義:居中央而治理天下。《書·洛誥》:“其自時中乂,萬邦鹹休,惟王有成績。” 孔 傳:“其當用是土中為治,使萬國皆被美德,如此唯王乃有成功。”(3)寧乂拼音:níng yì釋義:安定太平。宋蘇軾《明堂赦文》:“賴帝貺臨,海寓寧乂。三垂之兵靡警,萬邦之年屢豐。”(4)保乂拼音:bǎo yì釋義:亦作“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書·君奭》:“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 。” 孔 傳:“以安治 有殷 。” 唐 楊炯《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對揚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記》:“近之如聖上之所傳,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竊有望焉。”
乂,讀音:yì1、釋義:(1)治理:康乂;不乂(不能治事);熙乂;清乂(猶清理);中乂(居中央而治理天下);懲乂(懲治)。(2)安定:乂安(太平無事);擾乂(安定;治理);乂寧;寧乂(安定太平);乂清(安定平靖);保乂。(3)賢才,才德過人的人:俊乂在官;雋乂;英乂;乂俊(才德出眾);儁乂(才德出眾的人)。(4)割,芟(shān)草,後作“刈”:乂草;乂麥。2、隸書-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3、乂與形近字元的辨析擴充套件資料:(1)俊乂拼音:jùn yì釋義:才德出眾的人。亦作“ 俊艾 ”。(2)中乂拼音:zhōng yì釋義:居中央而治理天下。《書·洛誥》:“其自時中乂,萬邦鹹休,惟王有成績。” 孔 傳:“其當用是土中為治,使萬國皆被美德,如此唯王乃有成功。”(3)寧乂拼音:níng yì釋義:安定太平。宋蘇軾《明堂赦文》:“賴帝貺臨,海寓寧乂。三垂之兵靡警,萬邦之年屢豐。”(4)保乂拼音:bǎo yì釋義:亦作“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書·君奭》:“率惟茲有陳,保乂有殷 。” 孔 傳:“以安治 有殷 。” 唐 楊炯《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對揚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記》:“近之如聖上之所傳,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竊有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