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恩易學堪輿規劃設計
-
2 # 薔薇花下話娛樂
大家看到的相聲演員的表演,第一印象就是他們的嘴吧。我想說做為一名相聲演員,首先要具備口齒伶俐吧!否則,就做不成相聲演員。整臺的表演沒有道具,沒有其他人,只有你們兩個表演者來掌控全場,沒有話連話的技能,真是要冷場了。
其次是嗓子要好,能學唱,如果嗓子不好,只能說不能唱,也是演員本身的一個不足。相聲演員雖然不比歌手,對嗓音要求沒有那麼高,但是最起碼你唱出來的要好聽吧。
再次是模仿能力要強,要善於模仿各種人物形體動作、各種人物語言、各種方言、各種聲音。這方面的表演最能抓住觀眾們想看的慾望。
以上這些都是相聲演員的表演能力的基本要求,沒有這些其他都是枉然,但是有了這些沒有好的作品,就會懷才不遇,就像是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一樣,很難有出頭,讓觀眾認可。
我最喜歡的相聲演員就是岳雲鵬了,2018年是他快速被觀眾喜愛的一年,他就是從一個平平凡凡的底層小人物,成長起來的。他也是個自帶笑點的人,那呆萌的表情,不動聲色的就讓人開懷大笑,然而,在去年,我覺得沒有人不會哼兩句《五環之歌》了吧。他的表演讓他被觀眾接受,然而是《五環之歌》讓他迅速躥紅,所以說相聲演員的表演和作品是缺一不可的,就像是求職和從商一樣,自己的本事加上好的機遇才能成功,少了那個都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
3 # 原來不過皆如此耳
這個問題就像在問,你覺得你的左手重要還是右手重要?缺了哪個,都是不完整的。如果非要確定一個唯一選項的話,那應該是演員的表演,要大於作品。一個深受喜歡的好的相聲演員具備給作品二次加工的條件和能力,把別人寫出來的段子變成自己能抖響的包袱兒,而一段好的作品,如果沒有演員表演能力的基礎,也不過是一個朗誦版的笑話大全而已,這也是某式相聲不接地氣不會活的好的原因之一。
還是左右手的例子,表演的能力是慣用手,作品是輔助手,沒事別總琢磨砍掉一個,但是如果只能留一個的時候,還是保住慣用手吧,否則,就算餓不死,也會皮包骨…
-
4 # 南瓜講故事
都重要!!!
這是一個如何實現一加一大於二和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板的問題。
我們必須明確,相聲是門綜合藝術,是演員表演和作品的整體效果,不論演員表演還是作品質量,都是相聲最終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兩者之間不分伯仲。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的一句歇後語——茶壺煮餃子,有嘴倒不出。什麼意思,就是你用了不合適的容器去烹飪,那你肯定得不到你想要東西。
同理,對於相聲來講,要求演員說學逗唱,方方面面,樣樣精通,其實對演員的表演要求極高。所以,就算是再好的作品,那麼,如果你讓一個表演力差、表現力差的演員來演繹。那麼,他可能完全無法get到作品中的精髓,更奢談有效傳達給觀眾了。這必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肯定不是個與作品優秀程度匹配的好相聲。
與之相對的,我們還知道另外一句話,那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就是任憑你技藝再好廚藝再精,如果沒有食材,那也一切白費,啥都做不出來。
所以,就算相聲演員再厲害再有才,如果你給他一個枯燥乏味毫無表演發揮空間的作品,那他也是無能為力,這就好比你找來米其林三星廚師,但不給他原材料一樣,不要指望他能用空氣和幻想給你做出實打實的真大餐。
所以,只有好的相聲作品與好的相聲演員相遇,才能產生神奇的化學反應,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神奇效果,創造出優秀的相聲。其實,好的作品和好的演員一定是互相成就互相成全的過程。否則,那就只能是木桶的短板效應,相聲終局呈現效果的好壞,只能取決於演員表演和作品兩者之間相對差的一方了。
-
5 # 過去和現在6
一個曲種,一個劇種,都各有自己的基本表演技巧,風格,規矩。只有熟練了這些基本,你才是該門藝術的一名合格的演員。劇本,是一個道具,是一個要你透過用你所擁有劇種曲種的技藝來表現的一故事。就如同樣是葷菜素,油鹽醬醋,鍋碗瓢盤。但是因為廚師不同,卻能做出魯菜湘菜,川菜粵菜是一個道理。一個具備了該劇種及曲藝種類堅實基本功,又能運用自如的演員,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
6 # 湯豆之主
缺一不可,但也有演員風格重要,同一作品一字不拉的說出來,聽姜昆說如沐春風,上了一堂政治課,受到極大的教育。聽那位公式相聲的人講如上了一堂數學課,像我這樣從小數學不好的人明白進去頂著一腦袋漿糊出來。聽郭德綱說如同上了一堂生動的語文課,歷史課,深入淺出,不但讓人輕鬆愉快了還長了知識。同樣是相聲演員咋差距這麼大呢?
-
7 # 馬家西
作品重要,作品本身不含笑料,誰表演也不行。比如岳雲鵬,為什麼不行?他說的東西根本沒有笑點,根本不是相聲,沒有包袱,只有看叔、提鞋,就是這一類,換誰來表演也不行。
-
8 # 午夜Sunny3226
這兩應該是一體不能分開看,但你非要分著說,那肯定是表演重要,有一種活兒叫現掛,就是不用劇本,全靠現場發揮,表演不行來的了嗎,好人兒能一般的作品說出彩兒來,孬的能把好作品說砸嘍,所以說沒表演無相聲。
回覆列表
首先得有好的作品,一個好的作品能夠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傳播正能量。能夠使人們感到一個好作品所帶來的愉悅心情。同樣,好的作品一定具有它的內涵藝術體現,具有短小精悍、情節簡單,幽默風趣、滑稽可笑,貼近生活、角度新穎,針砭時弊、內涵哲理等要求。被稱為“文化快餐”!
那麼擁有了好的作品,接下來就是針對作品選擇更為適合的演員去演示這個作品。演員具備作品的融合能力,能夠接受作品的內涵意思,達到人與作品合二為一的境界,透過形體和語言等方式把這個作品演藝的淋漓盡致。
記得1984年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表演的《吃麵條》一炮而紅,紅遍了祖國大江南北。也是這副作品,使小品正式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表演形式,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與追捧。此時,不得不說陳佩斯與朱時茂的演技真的很好,配合的真的好完美。兩人也是演技過人,尤其陳佩斯的肢體語言,感染力強,朱時茂的內涵幽默風趣,都得到了群眾的喜愛。
深入生活,貼近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找靈感,要用藝術的眼光去發掘題材,為中國的老百姓帶來茶餘飯後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