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方2108
-
2 # 輕嘆流年73089807
身為k型車車主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首先宣告我是個不懂車的新手女司機,過於專業的術語我也不會說,大白話說一下我自己的心得體會吧
我生活在日本一箇中小型城市,人口密度不大、汽車普及率很高、持有駕照的家庭成員很高比例都有車,所以一個家庭有幾臺車很常見,有k型車的更是數不勝數。
大家選購車型的時候之所以會選擇k型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
一、是考慮到繳稅問題。排量大的車懸掛白顏色的拍照,k型車是黃顏色的牌照。自動車稅,白色的都是幾萬幾萬的,這個根據車輛使用年限和排量大小會有差異,黃色的基本幾千就搞定了。
二、駐車場問題。白色牌照的車需要提供駐車場證明才可以買,否則有錢也不買不到。k型車不需要。
三、路況。這裡路況很好,即使是有些路不如國內那麼寬敞筆直,但是養護工作還是比較不錯的,所以小排量的k型車日常出行去買個菜啊接送孩子上下學,工作日常通勤完全沒問題
-
3 # 神曲A
人家問題問的是中國為啥不發展kcar,一幫子偽高知,不知從哪百度的日本國情分析,再不就是偽憤青說什麼面子問題。能不能有點誠意,少點套路?第一新車從設計到上市是得審批,審批,審批。不是你想弄啥車就能出的,被三桶油綁架的專家委員會就不讓你上這個。第二,政策導向,還是同樣情況。第三,說沒有消費群體都是蝦扯蛋,北上廣大量年輕群體需要省油又好看還實用的車,你看看帝都街頭,新能源的兩座汽車還有smart,多的是。說到底,經濟社會不過是被不同的資本集團綁架的權利集團而已。千萬別嘰歪什麼國情,看著頭暈,啥事一扯國情就變成中國特色。現在什麼社會了,民智已開。。。。理性消費的人多的是,一幫連三輪車都買不起的人,一幫自己喜歡裝逼的人,非要綁架所有人,對不起你代表不了我
-
4 # 小強說說車
為什麼K-car能夠在日本盛興呢?
1.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一切發展立足國情,對小排量的車子比較推崇。為了鼓勵生產和銷售這種小車,會有很多的政策傾斜,對車主來說不用繳納停車費等其他費用。
2.日本公共交通發達,這種小車被公共交通不好的地區消費者購買,用作上下班代步,買菜購物。一般也就一兩人使用。
為啥國內K-car很難立足呢?
1.從鈴木的退市可以看出來,國人更喜歡大汽車,這種小車根本不如國人眼,甚至很多朋友覺得很醜。
2.國內汽車滿座率高,二胎政策放開後很多家庭有添了寶寶,對汽車空間自然也要大一些。此時更大的SUV或者MPV銷量大好。
3.價格其實很高。引進國內的話價格也會在10多萬,十多萬買臺這種小車,市場肯定很小。
K-car可以說是日本特有的產物,與國情、政策、公共交通發達程度、消費理念等有直接關係。或者再過些年,隨著國內擁堵加劇、消費者觀念轉變會有這種汽車的市場。
-
5 # 啟名星
K-car在日本之所以受歡迎,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政策導向,比如說一般在日本買車,必須提供停車位或者車庫證明,可是K-car就不用這些,而且還有購置稅,交強險,商業險優惠等,所以一般的日本消費者也願意為此買單。這個有點像國內新能源汽車,大城市對於新能源汽車不限購限牌限號,所以很多消費者為了早日開上車,不得不選購新能源汽車~~
單就國內目前的消費觀念來說,汽車不僅僅是代工工具,它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在被“買車就要大”的觀念統治幾十年的情況下,加上現在一般家庭還是一輛車居多,所以車當然越大越好了,即便是前幾年國家有意識引導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的情況下(1.6L以下購置稅減半),消費者還是儘可能地選擇空間更大的車型。
就像美國人喜歡皮卡,歐洲人喜歡旅行車,日本人喜歡盒子車,這都是由具體國情決定的!我們國家其他不多說,單是我們國內的道路情況就迫使我們國人更喜歡SUV~~
-
6 # 麼麼你的熊
首先日本購車者必須在自家2公里範圍內擁有車位,其次駕駛車輛必須擁有駕照。如果你買的是K-car,那恭喜你,以上兩項你沒有照樣可以上牌和上路。
日本是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城市人口密度大,人民生活需求和社會資源缺乏導致管理者不得不出臺相應政策。而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小,鐵路密集度是中國的5倍,2018年人口數量為1.26億人,人口分佈密集,且主要在幾個都市圈都相對較近,人口流動性的跨度短。就日常生活而言,小排量汽車已經能滿足日本國內居民生活需要,因而K-cae這種長寬高不超過3.4m、1.48m、2m;排量不超過0.66L的盒子車會受到推崇。
反觀中國國土面積、人口數量、人口流動性、流動跨度都是日本十倍幾十倍,2018年中國城市化率58.52%(日本93.02%),近半數常住人口生活在縣、鎮這種環境,因而人民群眾對車輛空間、排量、路面適應性能要求高。(想象一下QQ、奔奔這類小型車跑高速跑鄉鎮的狀況,就明白國內suv為什麼賣的這麼好。)相信2025之前國內是不會出臺這型別的鼓勵政策,可並不代表一些地區不會出臺相應的地方鼓勵政策,畢竟國內目前幾個大城市交通問題是十分嚴峻,鼓勵汽車小型化也是其中一個方式。但歸根到底政策鼓勵和群眾需求是兩回事,君不見多少人寧願咬緊牙關無視自身條件和需求買合資轎車,對廠家而言殺頭的買賣有人幹,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從鈴木撤出國內可以看到小微車市場環境是如何尷尬。
最後對於本人而言,不管你中國產還是合資,安全性我覺得是最重要的。說到底,誰家的車搭載家人的時間不是最長的。
-
7 # 東拉西車
不是不鼓勵,而是國內沒有K-car的生存土壤。 K- car作為方盒子車,它的典型特徵是:車長小於3400mm,車寬小於1480mm以下,車身高度小於2000mm,排量小於660cc。
它的最大優勢在於超高的空間利用率,這很對日本這種小國家的胃口,一輛小小的K-car可走街串巷,也不用擔心停車難題。
看看國內微型汽車銷量情況就知道了,它的生存空間正在不斷被小型車擠壓。舉例來說,在2018年,相比緊湊型電動乘用車同比增長137%、小型級別產品增長293%,微型電動乘用車僅增長22%,增速明顯放緩。
除此外,因為對空間的極致設計,K-car並不是一款特別好開的車型。由於懸掛空間被壓縮,一般避震彈簧會設計得比較軟來儘可能提升舒適性,這在路面較好的城市問題不大,但考慮國內的糟糕路況,開起來的感覺不會太好。
可能你對這些資料不夠敏感,但每天走到路上看看就知道了,各種不良駕駛行為層出不窮。K-car因為縮短了前後潰縮吸能區,碰撞安全性表現並不好。 最後就是使用者年齡問題了,其實在日本,K-car高年齡段使用者一直有著很高比例。
-
8 # TMAX越野
很多人都知道,K-Car在國內發展不起來是因為水土不服,何謂水土不服呢?說直白點就是不符合國人的需求。國人喜大是個被車企驗證過無數次的真理了,從SUV、七座車型的流行,到現在皮卡車型的鬆動,可見大車才是“民心所向”。
在了解國內為什麼不發展K-car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為什麼島國的K-car能發展的繁榮昌盛?這和島國的經濟形勢還有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日本是一個人口眾多但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物資都靠進口,因此國內物價不菲,並且還有高達8%的個人消費稅,消費者肯定要想盡辦法節省生活成本。
比起大塊頭的MPV或SUV,K-car輕巧的體積不僅可以在城市穿梭自如,也更方便保養和維修,甚至連油耗成本也一降再降,大大提升了便捷性和經濟型。並且日本國內大力支援K-car發展,因此各種型別的K-car層出不窮,有面包車、跑車、轎車多種選擇。同時,與國內不同的是,日本兒女長大後往往和父母分居,再加上日系車發揮到極致的空間性,因此很少有大體積車的需求。
但隨著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原先只是用來代步的K-Car早已不能滿足生活需求,消費者開始追求奢華,於是BBA開始流行,消費者喜歡舒適,於是家轎、MPV開始流行,消費者要求能坐下一家六口,於是大型SUV開始流行。所以說國內不鼓勵發展小排量的K-Car,並不是不考慮環保,而是不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原因。
回覆列表
中國社會,不發展小排量汽車,是因為中國社會,沒有這樣一個小排量汽車的消費市場。中國社會地大物博,地底下埋藏的都是石油,鑽井平臺和煉油裝置,分佈在祖國山河的每一寸土地上。我們有的是石油資源和燃料資源可以消耗。再者,我們在新時代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用什麼來證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了呢?光憑嘴說不行。那麼我們就要用一種東西來證明這種復興和偉大。最好的證明就是用超大排量超豪華的汽車,來證明偉大,中華民族真的就復興了。另外,在民眾中普遍有一種真實的意識,那就是用大排量汽車,豪華品牌汽車來證明自己是發財了的。是有身份,有地位,有權勢的象徵和身份牌。日本是因為資源匱乏,尤其是石油資源匱乏,他們所用的汽車基本上都是小排量的,而那些大排量的就必須得賣給中國人。以換得鉅額的外匯。日本人開小排量汽車真讓我瞧不起,日本人窮鬼,中國人都是富豪。我們用什麼來證明,我們偉大民族復興了?我們用什麼證明我們每一個民眾都非常的富有了?滿街跑的豪華的大排量汽車,這就是最好的證明,有超豪華,大排量汽車,證明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已經站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