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172871043340

    從持續改進的角度來看,招聘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分析改進的空間,對於招聘的分析重點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 招聘結果的分析:

    招聘計劃的完成情況:是否在要求的到崗時間內完成招聘工作。

    2. 招聘週期分析:

    分析不同類崗位、不同職務級別的平均招聘週期,可以為未來為招聘活動爭取更合理的招聘時間。

    3. 招聘成本分析:

    a) 分析各個招聘渠道的投入和產出情況。可以在某一類招聘渠道內進行資料分析,也可以在進行多個招聘渠道的橫線比較。比如可以將網路、校招、內部推薦、招聘會等渠道進行分析對比,也可以對同時使用的多個招聘網站,進行分析,看到不同招聘網站投入的招聘費用和產出(到崗人數、有效簡歷數,甚至於到崗人數)之間的比值,就可以看出哪個招聘渠道效果更好。

    b) 分析人均的招聘到崗成本:為制訂招聘預算以及降低招聘成本提供依據。

    4. 招聘各環節的轉化率分析:

    a) 即從簡歷收取到邀約數、到麵人數、錄用人數之間的比率:這些資料像一個漏斗一樣是逐級轉化,最終產生合適的錄用者。當招聘目標未達成時,可以進一步關注是哪個環節不足。另外,不斷縮小比例可以提高錄用效率,降低招聘成本。

    5. 招聘流程分析:

    a) 分析當前招聘流程是否有可最佳化的空間。比如對於不同層次的人員是否建立了清晰的面試和決策流程,流程存在什麼問題,是否可以最佳化?

    6. 甄選標準的分析:

    a) 分析當前甄選標準是否清晰。對於那些招聘進入公司後,因不勝任工作辭退辭職的人員,要著重回顧分析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是甄選標準不清楚,或者是面試活動中隨意性太強?

    b) 是否採用了合適的面試方式,比如技術人員的面試過程中,通常要包含技術筆試的內容,而有的企業僅憑面試官與應聘者的簡單溝通確定其技術能力,當人員錄用後則發現能力不足的情況。

    7. 對面試官能力的分析:

    面試官是否具體有足夠的能力,能夠按照特定的用人標準對應聘人員是否滿足招聘要求做出判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裡有我望著還剩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