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喬鞅人物誌

    “守株待兔”這則寓言出自出自《韓非子·五蠹》,說的是這麼一個故事: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很小,幹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沒想到,奇蹟還真的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地奔跑。突然, 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蹟再次出現。人們通常用這則寓言來批判那些不知變通、死守教條的思想方法。

    這則寓言可以讀出三種理解,對我們有三種不同的借鑑和啟示意義。

    第一種理解:不要像這個宋國農民那樣不知變通、死守教條。這個宋國農民那天之所以能夠撿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是因為當時周圍有人在打獵,在獵人圍堵之下,一些小野獸倉皇逃竄,而兔子有一個弱點就是它們看正前方的物體比較困難,缺乏雙眼視覺。加之奔跑速度較快,因此有時遇到正前方的障礙會來不及停下或者拐彎而撞上,才讓他獲得這份意外的驚喜。但這種事情的發生一方面是有前提條件的,另一方面還帶有極大的偶然性,這個宋國農民在不具備前提條件下,還期盼這種機率極低的偶然事件再次發生,就明顯過於不知變通、死守教條了。

    第二種理解:不要像這個宋國農民那樣想著不勞而獲。當時他之所以能不勞而獲撿到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是因為許多獵人代替他付出了這個艱苦的勞動過程:圍獵動物,想方設法圍堵和驅趕這些小動物。同時,碰巧有一隻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這本身是一件機率極低的偶然事件。這個宋國農民把偶然當作必然,自己又不付出任何勞動,怎麼可能再次發生類似的好事呢?如果他再次組織很多人在相同的地方打獵,恰巧又有很多小動物被圍堵得四處逃竄,或許還有一點可能再次發生類似的事情。

    第三種理解:如果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或許也可以把“守株待兔”的事情變為現實。比如,這個宋國農民如果再次組織當地人進行捕獵,並且事先在這一帶多種好一些粗大的樹木,用同樣的方法圍堵和驅趕那些小野獸,只要當地生態好,的確有數量足夠的小野獸,或許還有可能再次發生兔子撞死在樹樁上的事情。也就是說,只要我們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預先進行縝密的部署、安排,並且付出了辛勤的、有智慧的勞動,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狀檢影鏡與點狀檢影鏡在使用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