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鎮榮啊
-
2 # 愛中華文化的圈圈
推薦閱讀王建勤主編的《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該書廣泛參考了國內外關於第二語言習得的相關文獻資料,可以為讀者提供廣闊的視野。
其中的很多理論都透過實驗進行了證明,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書中論述的觀點往往來源於國外著名的語言學家或者語言哲學家,故該書具有較高的權威性。研究人員也往往是從事第二語言教學工作多年的教師,經驗積澱豐富。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都經過了嚴密的論證,並透過實驗,從理論過渡到實踐,充分體現了研究的科學性。
然而二語習得理論中充滿了矛盾與變化,是一個動態的、發展中的理論。你會發現,一個理論提出後,很快便會有人反駁,接著又是修正,或是對反駁的反駁,不同學派提出不同的觀點是常有的事,而且這些問題還一直僵持不下。就拿最基本的來說,對於二語習得過程的認識,行為主義就認為二語習得是一種類似於巴甫洛夫的狗那樣的刺激反應,外部影響是內因變化的主要因素;而心靈主義卻認為二語習得是能動、積極的創造過程,起決定因素的在於人腦心靈系統的處理(也就是內因)。
實踐是檢驗真理客觀性的唯一標準,所以很難籠統地評判二語習得理論靠譜還是不靠譜,各學派都有自己的解釋能夠自圓其說並能夠拿出真實的實驗資料,以一兩個孤證是不能說明二語習得理論這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是否靠譜的。另外,真理有其適用範圍,二語習得理論也是如此。不少二語習得理論研究都是以英語的二語習得為研究物件得出的結論,這些成果未必適用於別的語言。另外,學習者的個性特徵也對二語習得理論提出了一些挑戰。
不過二語習得理論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思維上的啟示,在第二語言的學習或者教學方面給我們提供一些指導,便是極具價值的。
-
3 # 英語五步法
邵老師個人認為,母語(第一語言)是習得的(acquired被獲得),外語(第二語言)不是習得的,而是學的得(learned被學會)。
我們看一下例子的情況就能明白。孩子在學習母語的時候,從零歲到七歲都是在母語的社會環境之內和母語打交道。母語的語言包括了聽和說。
“七年之癢”造就了所有母語習得兒童的語言基礎,會說會聽能夠自如的和人打交道。沒有人催促過他們一天要學多少單詞,沒有人去給他們講過任何語法,隨處都可以聽到漢語的句子,聲音來自不同的老師,也許就是一個普通的過路人。 漢語習得的過程,對於每個孩子都是順暢的、舒適的、沒有痛苦的。
這種浸泡的過程是第二語言不可能重複和再現的。等到七歲上學,孩子們開始學閱讀和寫作,即中文漢字,這時已經超出了語言的範圍。只有文字沒有聲音,沒有聲音就不是語言,只是漢字、是語文、是文學。
英語學習則不同。幾乎沒有人會形容外語學習的過程是順暢的、舒適的、沒有痛苦的。大多數人在英語的聽說還沒掌握之前,就開始了英文的學習、語法的學習。
彷彿是一塊麵團,不斷地被人揉搓、翻卷、棒打、刀切、形狀百變,甚為不堪。
當然,這只是對傳統英語學習方法的形容。即使使用正確的英語學習方法,非傳統的方法比如“五步法英語”,其過程與母語/第一語言的習得過程也相去甚遠。兩年掌握一門外語的承諾,並不說明其過程和母語習得的過程 如出一轍。
外語母語都是語言,所以語言的內在規律是相同的。但是由於具體環境和學習主體的不同,還是會存在極大的差異。這個差異,如果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可以有效率、效果明顯地得以解決的,但是本質上內容的不同,還是必須承認和麵對的。
結論:找到適合學生自己的外語學習的方法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回覆列表
很小的孩子更容易透過二語習得的學習方法成功,比起成年人更容易成功。
其實成人的話,美劇就夠了,資源也是最多的,找到合適自己語言情況的美劇,反覆看,反覆聽直至吃透就行了。孩子的話也是根據語言情況 看英語原版動畫片,讀英文原版繪本,有條件的父母還可以進行簡單的英語對話,這三種途徑對孩子的語言習得來說都是很好的。對於孩子不知道怎麼去篩選英語資料的,叫一個最笨的方法 字少的,畫面豐富就是啟蒙的,字越來越多,出現句子的就是初級的,再到成段成段的就是中級依次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