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俊海平
-
2 # 使用者8272861878303
人們的身體受到風寒溼邪入侵時,會引起身體裡面寒凝瘀滯,血管出現了收縮,而氣血則是瘀滯,這樣就很容易引起很多的不適症狀,如手腳冰涼、關節炎或者是腹瀉等症狀,當然對於這種情況也是可以進行調理的,如合理的飲食或者是運動,又或者是透過中藥泡腳的方式等,那麼祛寒溼最厲害的中藥有哪些呢?
祛寒溼最厲害的中藥有哪些
具有祛寒溼作用的中藥有很多,如防風,是屬於味辛甘性微溫的藥物,歸膀胱肝脾經,防風有著很好的祛風勝溼,以及解痙止癢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溼邪,有頭痛身疼症狀的患者,當然砂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是屬於性溫味辛的藥物,是屬於歸脾胃腎經的,砂仁辛散而溫通,有著芳香的氣味,其化溼可不是脾,行氣溫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可以說是醒脾調胃的主要藥物,經常用於溼濁中阻或者是氣滯所引起的脘腹脹痛,另外還有嘔吐等脾胃不和的不適症狀,對於寒溼氣滯會有著更好的治療效果。
另外還有草果,是屬於性溫味辛以及歸脾胃經的藥物,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調味料,氣味是非常濃厚的,燥溼以及溫中之力是比較強的,經常用於脾胃溼寒內阻所引起的脘腹冷痛,舌苔濁膩症狀,以及對於瘧疾的治療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除此之外豆蔻、桂枝、透骨草以及花椒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祛溼最基礎的方劑應該是 平胃散(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平時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肢體沉重的可以用。另外,參苓白朮散也可以健脾祛溼,平時大便溏洩,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可以使用。如果外感了風寒了,有惡寒發熱,脘腹疼痛,可以用藿香正氣散。如果是夏天外感暑熱,伴腹痛吐瀉,頭重身痛,舌苔白膩,可以用香薷散、新加香薷散。 中醫認為脾臟能運化水溼。脾喜燥而惡溼,若脾陽振奮,脾臟健運,運滑水溼功能正常,溼邪則不易致病。反之,溼氣太重致人生病後,病人往往出現頭昏頭重、四肢痠懶、身重而痛、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鬱悶、脘腹脹滿、噁心欲吐、食慾不振、大便溏瀉、舌苔厚膩等症狀。為預防、減輕溼邪傷人,必須重視護脾。只有脾胃陽氣振奮,才能有效抵抗溼邪的侵襲。"去溼熱的中藥有:荷葉、芥菜、粟米、苦瓜、黃瓜、絲瓜、白朮、土茯苓、薏仁等等。溼熱的病人應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太甜或者油膩的食物,不能吃過於寒涼的食物比如豆製品,這些食物使脾胃運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