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風微涼南巷茶色
-
2 # 使用者467867679407
脾是五臟之一,性質屬陰,胃是六腑之一,性質為陽,脾胃互為表裡 胃是受納腐熟水谷的,說白了就是消化作用,脾再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飲食營養)輸送到全身。
脾胃陽虛就是兩個臟腑的陽氣不足了,水谷不化,腹部冷痛,喜暖喜按,容易出現食慾減退、腹脹、腹瀉,大便清息怕冷的症狀,舌頭胖大,邊緣有齒痕。
脾是五臟之一,性質屬陰,胃是六腑之一,性質為陽,脾胃互為表裡 胃是受納腐熟水谷的,說白了就是消化作用,脾再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飲食營養)輸送到全身。
脾胃陽虛就是兩個臟腑的陽氣不足了,水谷不化,腹部冷痛,喜暖喜按,容易出現食慾減退、腹脹、腹瀉,大便清息怕冷的症狀,舌頭胖大,邊緣有齒痕。
脾胃同居中焦。經絡相互絡屬構成表裡關係。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運化,主升,主統血,其氣以升為健,其性喜燥惡溼。脾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其氣以降為順,其性喜潤惡燥。
脾的病變主要以運化、升清功能失職,以及脾不統血為主要病理改變。臨床以腹脹腹痛、食慾不振、納少便溏、浮腫、困重、內臟下垂、慢性出血等為主要症狀。胃的病變主要反映在受納腐熟功能障礙及胃失和降,常見胃脘痞脹疼痛、噁心嘔吐、噯氣、呃逆等症。脾病的證候有虛、實之分。虛證多因飲食、勞倦、思慮過度所傷,或病後失調所致的脾氣虛、脾氣下陷、脾不統血、脾陽虛等證;實證多由飲食不節,或外感溼熱,或寒溼所致的溼熱蘊脾、寒溼困脾等證。胃病常因飲食不節.外邪犯胃,或溫熱病後期損傷胃陰而成。常見胃陰虛、寒滯胃脘、胃熱熾盛、食滯胃脘等證。脾病以虛證為多,胃病以實證常見。故有“實則陽明,虛則太陰”之說。脾氣虛證指脾氣不足,運化失職所表現的虛弱證候。多因勞倦過度,或憂思日久,損傷脾土,或稟賦不足,素體虛弱,或大病初癒,調養失慎等所致。論起營養平衡,如果把握不準可以吃些營養平衡的食品(螺旋藻、綠藻等食品),也可以請教營養師讓他給你制定健康食譜。
【臨床表現】納呆食少,脘腹脹滿,食後脹甚,大便溏稀,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肥胖、浮腫,面色淡黃或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
【證候分析】脾氣虛弱,健運失職,故見食慾不振、納呆食少、脘腹脹滿;食後脾氣愈困,故腹脹愈甚;脾虛失運,清濁不分。水溼下注腸道,則見大便稀溏;脾虛化源不足,不能充達肢體、肌肉,故肢體倦怠、形體消瘦;氣血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淡黃或萎黃;脾氣虛,氣血化生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故神疲乏力、少氣懶言;若脾氣虛弱,水溼不運,泛溢肌膚,則可見形體肥胖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脈緩弱,為脾氣虛弱之徵。
【辨證要點】以納呆食少、腹脹便溏、體倦神疲、舌淡脈弱為辨證依據。
摘自
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