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彬說歷史

    我是阿彬,我來回答

    狀元 榜眼 探花並稱三甲,意為支撐鼎的三個支腳,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

    但要說狀元要羨慕探花就讓人不理解了,按理說第一為什麼要羨慕第三呢?第三不是自己的手下敗將嗎?

    這還要從頭說起,探花最早並不是三甲,唐代科舉中第一名被稱為狀元,第二 三名都是榜眼,意為狀元的左膀右臂,一個人的兩隻眼睛。

    探花這時候相當於什麼呢?和現在的禮儀小姐類似,是會選取年輕俊郎的小生為狀元郎獻花獻酒獻祝福。這樣的英俊小生被稱作探花郎。

    到了北宋後期探花的叫法才逐漸成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一人莫過於小李飛刀李尋歡了。

    李尋歡又被稱為李探花,他曾高中及第,不僅文采武功出眾,而且儀表非凡,英俊不凡。

    這就是重點,因為探花並非是狀元的手下敗將,歷屆探花才是最出彩的人。監官根據成績選出三甲,再由皇帝決定名次,探花相對於狀元來說不僅要有才學而且要長得帥才有可能中探花。

    狀元只要學習好就可以,而探花必須才貌雙全才能當。這樣看似乎成為探花的難度更高,狀元倒成了陪襯。

    而成為三甲都能得到朝廷重用,待遇方面相差不大。探花由於相貌原因更是能得到皇親國戚的青睞,被召為婿的案例也是屢見不鮮。有了靠山自己的仕途也會更加順利。

    換個角度看與其說探花讓狀元羨慕,不如說讓所有男人嫉妒充滿怨念恰當。

  • 2 # 阿呦

    一大堆扯淡的。

    通常情況,主考官會選出一甲裡的前十名,進行最後一輪殿試。

    殿試其實不是看水平的了,而是看皇上的喜好,前十的水平基本差不多,或者說狀元很可能並不是其中冒尖的,只是皇上喜歡而已。

    清朝114名狀元中,晉一品尚書及以上官職的有27個,二品總督巡撫級的有45個,三四品的26個,知府以上的合計98個。最後被削職為民的7個,掉腦袋的3個。

    成材率高的嚇人。

    基本上,狀元基本上是可以混到巡撫是沒什麼問題的。

    當然,榜眼和探花也差不多,但要差一點點。

    同一屆前三坐一起的時候,榜眼探花要跟狀元先敬禮。

    狀元駙馬基本沒有出現過,就一個朱元璋選了一個,歐陽侖,被殺了。

    進士出身的三個傢伙,正常情況都是要坐堂的,做個總督尚書是正常操作,怎麼可能會去做駙馬?

  • 3 # 蕭曉四姑娘

    放榜的日子到了,大家圍在榜單前觀看,甲是狀元(第一名),乙是榜眼(第二名),丙是探花(第三名),眾位學子在慨嘆完自己的成績後,紛紛向丙投去了羨慕嫉妒恨的目光,這其中還包括甲和乙,而丙則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大笑不止。

    想想這個畫面都很詭異,狀元才是“一舉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個,是當之無愧的科舉考試第一名, 而探花排在了第三位。當然,狀元、榜眼和探花作為三鼎甲,是科舉考試中最春風得意的人,但要說得了探花覺得比得了狀元還高興,這簡直就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雖然歷代狀元中能在官場上如魚得水的並不多,但僅就剛剛放榜的那些日子來說,狀元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而且科舉考試在開始的時候,只有狀元這一特殊的存在,而第二名、第三名並沒有特別的名稱,到了明朝,甚至可以追溯到北宋末期,榜眼和探花才被拿來形容第二、三名,而且前三名成為三鼎甲,是萬千考生的人生理想。

    所以中探花比中狀元還高興毫無道理。那麼問的為什麼會是中探花比中狀元高興,而沒有提榜眼呢?這恐怕和探花的前身有關,實際上,在最開始,探花並不是用來特指科舉考試第三名的,而是專指一個被選上就會臉上有光的特使,即探花使,顧名思義,即探花的使者。

    因此我們看這個探花使,就是進士中最年輕英俊的兩個負責採摘名花以迎接狀元的使者,金榜題名本就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又在探花宴上被選為探花郎,當然是喜上加喜的一件事,畢竟探花使的選擇標準,實際上往深了說就是學識和姿容,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說明學識過人,英俊也就是姿容俊美,這不就是夢中的男神嗎?

    學識過人,姿容俊美,這樣的探花使確實在探花宴上大出風頭,從這個角度來說,探花使值得高興,甚至高興勁超過了狀元,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後期的官場,靠的是個人的修行,誰笑到最後還不一定。

    既然探花已經不是原來的探花使,那麼也就失去了原來的意思,專門指考試的第三名,具體與容貌有沒有關係,端看皇帝的喜好了。殿試的時候雖然考的是考生的知識,但是皇帝也有自己看著順眼和不順眼的人,因此也不能說全然和容貌沒有一點關係。

    總而言之,金榜題名後一旦被選為探花使則面上有光心裡高興,但是這個探花使和後來的探花沒有多大關係,中了探花也不會比中了狀元高興。

  • 4 # 紫禁公子

    古代的科舉考試中,等級最高的就要算是狀元,這就等於是考中了第1名,其次就是榜眼、探花。按照這樣的排名來看,狀元應該是最厲害,最受重用的人,如果誰考上了狀元,那一定高興的能蹦上天。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些考生們,得了探花的人,會比得狀元的人更高興,而且其他人也更加羨慕探花一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這主要是和古代一種不成文的規定有關係。

    能夠考上狀元的人,那是實打實有真本事的人。這類人,常常埋頭苦讀,花的時間花的精力比常人多很多倍。不過,在這樣長期辛苦的讀書之下,狀元的年華漸漸流逝,也就是說,一般考中狀元的人,年齡都會比較的大。而這類年紀大的人,長相肯定不會有多麼好。

    其次,即使有年輕一輩的青年才俊考上了狀元,那麼他有很大機率將成為駙馬人選。娶了公主,看起來似乎是得了天大的榮耀,但其實,家裡放著一個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女人,這對不少男人來說,也算是一種折磨。畢竟在古代,奉行的是男子為天,但如若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女人,大男子主義也就不好使了。更何況,娶了公主之後,並不一定會得到皇家重用,如果公主不受寵,那麼這位狀元也會因此不受關注,在官場的路途,也就會過得比較坎坷。

    再來看探花,選了有真材實料的人,那再學一些容貌過人,可以充當門面的人當然也就不為過。畢竟皇帝也有審美觀,他肯定希望自己上朝之時,能夠有一些美男子,這樣看著心情也要舒服點。而且,一個王朝總得有幾位顏值過硬的官員,這樣在進行外交的時候,才不會丟了國家的面子。考慮到這些因素,皇帝在親點探花之時,對於這些考生的顏值,也會做一個過硬的要求,這便是那不成文的規定。

    再者來說,考中探花和考中狀元,差距並不算大,因為他們都是由皇上親自選出來的人才,同樣算是風光無限。更何況,狀元通常都是駙馬人選,而探花則通常是達官貴人的選擇。不是有那一句話說的好嗎?縣官不如縣管,也就是說,如果自己的老丈人是手握實權之人,那麼對這個女婿的幫助會非常的大。但是皇帝對於自己的女婿就不一定了,畢竟他的女婿有很多,而且他是一國之君,要做到公平公正,不會隨意的偏幫人。

    綜合這幾點來考慮的話,的確,考中探花似乎比考中狀元還要值得讓人高興,畢竟他們的前途要更加無憂一些。

  • 5 # 瀚海說史

    古代科舉考試三甲,狀元,榜眼,探花,能中其中一個都是人中龍鳳,原以為人人都想做狀元郎,沒想到中了探花比中狀元還要令人高興,這是什麼原因呢?

    到了北宋,科舉制度日漸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試製度,確定了三級考試製度,禮部試和殿試,前三名由皇帝在殿試中確定。探花這一稱呼是在北宋晚期確定下來,指的是第三人,援自於宋徽宗對“探花”的提及,當時還有一個故事。

    探花雖指第三名,但並不比狀元、榜眼差,因為前三甲是由皇帝來認定,全憑皇帝的喜好,狀元、榜眼、探花俗稱三甲,也叫三鼎甲,就像鼎的三個腳一樣,都是天子門生,是天下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所以能中得前三甲的人都是人中龍鳳了。

    為什麼探花比狀元還要吃香,中了探花的人怎麼會那麼高興呢。原來中探花的人不旦要文采好,還要顏值高,狀元一般是附馬的人選,而探花則是各大皇親國戚爭相爭奪的物件。附馬也不是那麼好當的,每天回家還要對著自己的老婆做輯行禮,估計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 6 # 湘西小木魚

    中狀元肯定是最開心的。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會裡,很多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走上仕途的最大捷徑就是科考了,有的人為了追求功名利祿是如痴如狂,《范進中舉》就是最好的例子了。但是科舉考試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畢竟科舉前三甲只有三個人,那就是:狀元,榜眼和探花。這三個人仕途都不錯,但是要說誰最高興那肯定是狀元了,所以這個題目其實不嚴謹。只是在乾隆年間,有一個人中了探花的確很開心,因為他本身就是殘疾人,做了探花也不容易了,所以才有人說他比中狀元還開心。

    科舉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

    有的人分析說探花容易成駙馬,還說探花的顏值很高,聽起來有道理,但是細細想這話就是靠不住的。要知道,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是皇帝指定的,要真的是收女婿,公主又喜歡高顏值的人,皇帝定人的時候就會各方面考慮,大家不用擔心狀元顏值不高這個問題。還有,我們聽得最多的也就是狀元做駙馬吧,陳世美都是狀元不是探花了,所以說狀元的名氣還是最大的,要是可以大家都還是希望自己中狀元吧。實在中不了狀元退而求次做榜眼,做探花也不錯。

    乾隆年間的殘疾人探花劉鳳誥。

    不過在乾隆年間卻出了個殘疾人探花,那就是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的探花郎劉鳳誥。他是江西人,自幼才華橫溢,但是右眼不小心受傷成了一個獨眼龍,但是憑著才會還是進了殿試,也就是說要見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見到他就傻眼了,萬萬沒有想到是個殘疾人,但是也不能在大殿之上直接就歧視殘疾人, 於是就出了對聯讓他對,考考他的才華。

    乾隆皇帝:獨眼不登龍虎榜。

    劉鳳誥:半月依舊照乾坤。

    乾隆皇帝覺得簡單了,又出了一聯: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誰是摘星漢?

    劉鳳誥不假思索,又立馬對上了:春牡丹,夏芍藥, 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

    乾隆皇帝聽了哈哈大笑,覺得這個人雖然身體殘疾,其貌不揚,但是還真的很有才華了,還很自信覺得自己是探花,何不成全他了,也可以給天下人做個榜樣,於是就大筆一揮真的定了他是探花。劉鳳誥一個沒背景的殘疾人,能夠做到探花他能不高興嗎?所以他也是心情非常好了,也和狀元一樣開心,甚至比狀元還要開心,之後也才流傳了“探花比狀元開心”。

  • 7 # 國易儒釋道學堂

    這還要從頭說起,探花最早並不是三甲,唐代科舉中第一名被稱為狀元,第二 三名都是榜眼,意為狀元的左膀右臂,一個人的兩隻眼睛。

    探花這時候相當於什麼呢?和現在的禮儀小姐相似,是會選取年輕俊郎的小生為狀元郎獻花獻酒獻祝願。這樣的英俊小生被稱作探花郎。

    到了北宋後期探花的叫法才逐漸成型,其中最耳熟能詳的一人莫過於小李飛刀李尋歡了。

    李尋歡又被稱為李探花,他曾高中及第,不只文采武功出眾,並且儀表非凡,英俊不凡。

    這就是要點,因為探花並非是狀元的手下敗將,歷屆探花才是最出彩的人。監官依據成績選出三甲,再由皇帝決議名次,探花相對於狀元來說不只要有才學並且要長得帥才有可能中探花。

    狀元只要學習好就可以,而探花有必要才貌雙全才能當。這樣看好像成為探花的難度更高,狀元倒成了烘托。

    而成為三甲都能得到朝廷重用,待遇方面相差不大。探花因為相貌原因更是能得到皇親國戚的喜愛,被召為婿的案例也是層出不窮。有了靠山自己的仕途也會更加順暢。

    換個視點看與其說探花讓狀元羨慕,不如說讓所有男人嫉妒充溢怨念恰當。

  • 8 # 兵器譜第六

    一大堆扯淡的。

    通常情況,主考官會選出一甲裡的前十名,進行最後一輪殿試。

    殿試其實不是看水平的了,而是看皇上的喜好,前十的水平基本差不多,或者說狀元很可能並不是其中冒尖的,只是皇上喜歡而已。

    清朝114名狀元中,晉一品尚書及以上官職的有27個,二品總督巡撫級的有45個,三四品的26個,知府以上的合計98個。最後被削職為民的7個,掉腦袋的3個。

    成材率高的嚇人。

    基本上,狀元基本上是可以混到巡撫是沒什麼問題的。

    當然,榜眼和探花也差不多,但要差一點點。

    同一屆前三坐一起的時候,榜眼探花要跟狀元先敬禮。

    狀元駙馬基本沒有出現過,就一個朱元璋選了一個,歐陽侖,被殺了。

    進士出身的三個傢伙,正常情況都是要坐堂的,做個總督尚書是正常操作,怎麼可能會去做駙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用的記賬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