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釋義 乃:於是,就。 陳勝於是被擁立為王, 2、原文簡介 《陳涉世家》為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一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公元前209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東南)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揭開了反對秦王朝殘暴統治的序幕。此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詳細地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全過程,以及相繼而起的各路起義軍的勝敗興替。文章記述了起義軍的浩大聲勢,肯定了陳勝在反對秦王朝統治鬥爭中的功績。同時,作者司馬遷也論述了陳勝起義最終失敗的原因:起義領袖缺乏指揮全域性的能力、自身蛻化、用人不當,導致起義軍作戰失利,內部離心離德。陳勝、吳廣都死於自己的隨從或部下之手,其結局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 3、寫作背景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築長城、修驛道,並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秦朝統治者還制訂了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二世繼位後,賦斂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於深重的苦難之中。在秦王朝的殘暴統治下,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二世元年七月大澤鄉九百人走投無路的命運,正是全國勞苦大眾處境的縮影,這也是大澤鄉的星星之火能點燃全國範圍農民起義燎原烈火的原因。由於當時秦王朝的力量還很強大,加之陳勝本人不善於團結內部和貪圖王侯生活,脫離群眾,這支起義軍經過短短六個月就失敗了,陳勝本人也被叛徒殺害。但在這次起義的影響和推動下,各路起義軍迅速席捲全國,使由秦始皇子孫萬世統治中國的幻想破滅,秦王朝僅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 4、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其父司馬談學識淵博,曾在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司馬遷20歲開始遊歷,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編寫《史記》。後因上書替李陵辯解而觸怒漢武帝,下獄並被處以宮刑。太始元年(前96年)獲赦出獄,擔任中書令。司馬遷發憤著書,大約在55歲那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和修改工作。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釋義 乃:於是,就。 陳勝於是被擁立為王, 2、原文簡介 《陳涉世家》為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的一篇,是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公元前209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東南)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揭開了反對秦王朝殘暴統治的序幕。此文以陳勝、吳廣的活動為線索,詳細地記述了陳勝起義的全過程,以及相繼而起的各路起義軍的勝敗興替。文章記述了起義軍的浩大聲勢,肯定了陳勝在反對秦王朝統治鬥爭中的功績。同時,作者司馬遷也論述了陳勝起義最終失敗的原因:起義領袖缺乏指揮全域性的能力、自身蛻化、用人不當,導致起義軍作戰失利,內部離心離德。陳勝、吳廣都死於自己的隨從或部下之手,其結局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 3、寫作背景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築長城、修驛道,並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秦朝統治者還制訂了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二世繼位後,賦斂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於深重的苦難之中。在秦王朝的殘暴統治下,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二世元年七月大澤鄉九百人走投無路的命運,正是全國勞苦大眾處境的縮影,這也是大澤鄉的星星之火能點燃全國範圍農民起義燎原烈火的原因。由於當時秦王朝的力量還很強大,加之陳勝本人不善於團結內部和貪圖王侯生活,脫離群眾,這支起義軍經過短短六個月就失敗了,陳勝本人也被叛徒殺害。但在這次起義的影響和推動下,各路起義軍迅速席捲全國,使由秦始皇子孫萬世統治中國的幻想破滅,秦王朝僅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 4、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其父司馬談學識淵博,曾在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司馬遷20歲開始遊歷,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編寫《史記》。後因上書替李陵辯解而觸怒漢武帝,下獄並被處以宮刑。太始元年(前96年)獲赦出獄,擔任中書令。司馬遷發憤著書,大約在55歲那年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和修改工作。所著《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