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的富裕,衛生宣教,人們對威脅健康的某些疾病關注越來越密切,這其中就包括糖尿病,有一些人對糖尿病有一定認識,經常通其過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來給自己診斷或排除糖尿病,實透過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僅能發現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相當多症狀不明顯的糖尿病前期及早期患者往往因為對之片面的瞭解會延誤了自己的病情。
在糖尿病前期和早期,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受到輕度損害,然而胰島素的基礎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狀態下血糖水平,因此還能保持空腹血糖正常。由於進餐後食物被胃腸道消化吸收,血中葡萄糖含量明顯升高,對胰島素的需求量也相應加大。而此時,那些胰島功能受損或存有缺陷者,胰島素的分泌量不能代償體內的碳水化合物,餐後血糖水平自然就會較正常人明顯偏高。臨床觀察中發現,從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異常到空腹、餐後血糖均異常,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病程由輕及重的發展規律。我們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分佈在3.9到6.1mmol/L之間,這其中絕大部分佈在4.4至5.6mmol/L。
餐後兩小時血糖應在4.4至7.8mmol/L。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診斷標準中規定,當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不論餐後血糖是否正常,就可診斷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後兩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也應診斷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後兩小時血糖在7.8至11.1mmol/L之間,則被認為是處於由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發展的糖耐量低減階段,是糖調節受損(IGR)的臨床表現,也即糖尿病前期。糖調節受損(IGR)可分為兩種狀態,即空腹血糖受損(IFG)和糖耐量受損(IGT)。為了提高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檢出率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建議臨床將IFG下限診斷切點從6.1mmol/L降至5.6mmol/L,上限7.0mmol/L不變,。
其實正常人的內分泌系統對機體內環境的變化相當靈敏,能隨時根據機體內環境的變化,調整胰島素等各種激素的分泌量,以維持身體內環境穩定,保證機體正常運轉。
因而,對於健康人來說,不管吃了什麼、吃得多少,機體總會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參與糖代謝,以保證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所以,只要是空腹高於6.1mmol/L或早、中、晚任一餐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就應高度警惕。
隨著生活的富裕,衛生宣教,人們對威脅健康的某些疾病關注越來越密切,這其中就包括糖尿病,有一些人對糖尿病有一定認識,經常通其過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來給自己診斷或排除糖尿病,實透過檢測餐後兩小時血糖,僅能發現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有相當多症狀不明顯的糖尿病前期及早期患者往往因為對之片面的瞭解會延誤了自己的病情。
在糖尿病前期和早期,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受到輕度損害,然而胰島素的基礎分泌尚能控制空腹狀態下血糖水平,因此還能保持空腹血糖正常。由於進餐後食物被胃腸道消化吸收,血中葡萄糖含量明顯升高,對胰島素的需求量也相應加大。而此時,那些胰島功能受損或存有缺陷者,胰島素的分泌量不能代償體內的碳水化合物,餐後血糖水平自然就會較正常人明顯偏高。臨床觀察中發現,從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異常到空腹、餐後血糖均異常,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病程由輕及重的發展規律。我們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分佈在3.9到6.1mmol/L之間,這其中絕大部分佈在4.4至5.6mmol/L。
餐後兩小時血糖應在4.4至7.8mmol/L。世界衛生組織糖尿病診斷標準中規定,當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不論餐後血糖是否正常,就可診斷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後兩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也應診斷為糖尿病;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後兩小時血糖在7.8至11.1mmol/L之間,則被認為是處於由糖耐量正常向糖尿病發展的糖耐量低減階段,是糖調節受損(IGR)的臨床表現,也即糖尿病前期。糖調節受損(IGR)可分為兩種狀態,即空腹血糖受損(IFG)和糖耐量受損(IGT)。為了提高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檢出率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建議臨床將IFG下限診斷切點從6.1mmol/L降至5.6mmol/L,上限7.0mmol/L不變,。
其實正常人的內分泌系統對機體內環境的變化相當靈敏,能隨時根據機體內環境的變化,調整胰島素等各種激素的分泌量,以維持身體內環境穩定,保證機體正常運轉。
因而,對於健康人來說,不管吃了什麼、吃得多少,機體總會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參與糖代謝,以保證血糖水平維持在正常範圍。所以,只要是空腹高於6.1mmol/L或早、中、晚任一餐餐後兩小時血糖高於7.8mmol/L,就應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