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澹奕

    尼泊爾14.7萬平方公里,人口近3000萬,北面是中國,其他三面與印度接壤。尼泊爾是南亞內陸國家,礦產資源匱乏而且經濟落後,80%以上人口從前農業生產,是世界上最貧困國家之一。

    雖然尼泊爾深居內陸礦產資源匱乏,但是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擁有豐富的旅遊與水電資源。全球十大高峰中有8座地處尼泊爾,擁有全球2.3%的水電資源。尼泊爾臨近的印度、中國,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前景最廣闊的兩個大國,對於尼泊爾來說充滿了機遇。

    隨著高原旅遊觀光產業的崛起,尼泊爾完全有能力效仿瑞士等高原國家進行旅遊業資源的開發;另一方面,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尼泊爾能夠攝取更多的利益平衡,為自己的發展帶來無限機會。

    尼泊爾可以隨著“一帶一路”,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水利資源與旅遊資源,藉助產業轉移的機遇如同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

  • 2 # 江淮聖手

    尼泊爾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是典型的內陸國,國土面積小,多為山地,可利用的農業耕地不足,且分佈不均,有近4成耕地缺少水源灌溉,受此影響,經濟發展很不充分。

    上世紀九十年代,尼泊爾審時度勢,因地制宜,實行“自由、開放和出口型”經濟政策,鼓勵外資前來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經濟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國民收入在逐步提高。

    目前,尼泊爾農業產值年均在30億美元以上,對農業的投入年均達到了480多億盧比,尤其對畜牧業的投入更是超過了140億盧比。

    由於工業起步晚,底子薄,規模不大,機械化程度不高,故而發展較為緩慢。現階段,工業產值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例已超過2成以上,分佈全國的工業區在逐年增多,有效促進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相對而言,尼泊爾的旅遊業比較突出,在經濟總量中有著很大的分量。由於緊鄰世界上最大的山脈——喜馬拉雅山,因此徒步旅遊、登山業比較發達,旅遊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佔比達到了3成以上。每到旅遊旺季,前來尼泊爾的遊客年均人次超過六十多萬,即便淡季也能接待可觀的遊客“到此一遊”。

    尼泊爾抓住地處中印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優勢,大力開展對華、對印貿易,取得了巨大成效,商品出口在年年攀高,外貿收入增長較快。

    相信透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國家的優惠政策、有利的地理條件,尼泊爾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狗狗拉粑粑有血,有點嘔吐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