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行stepone
-
2 # 嘴炮大鵬
(建議大家用長曝光模式拍照,打卡和路過的人非常多,還得排隊)
有人在立體背景牆擺Pose,更有人坐在地板上拍照留念。《一線一城》裝置展區位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下稱大興機場)4層E值機島,正是大興機場上鏡率最高的打卡點之一。
《一線一城》,既是北京中軸線,也是機場中軸線裝置由立體背景牆和10塊黃銅方磚組成。背景牆上“北京中軸”字樣,顯示出裝置的靈感,就來自於真實存在的北京中軸線。這些0.9米見方的銅方磚組成的軸線,與北京中軸線幾近重合。
方磚上從北至南分別浮雕出北京中軸線、國家體育館、鼓樓、景山萬春亭、天安門、前門天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每塊方磚標註出機場到該地點的距離,很有赤道紀念碑的味道。
(《一線一城》的設計思路,和位於印尼坤甸的赤道紀念碑非常接近)
講個機場設計師帶來的小知識點——上述中軸線也是大興機場的中軸線。大興機場是完全對稱的五指廊設計,下圖下方多出來的“第六指”是其它配套設施,不屬於主體建築。
(大興機場效果圖,圖片來自大興機場文章。)
去過幾次大興機場,我的看法如下:
一、機場這個行業其實也是在逐步進化的,每一代的機場總會吸收以前經驗教訓和不足,當然也包括成功經驗,大興機場當然也是如此;
二、例如首都國際機場的T3航站樓,我個人感覺的幾點不足就是,當時過於注重造型,並沒有估計乘客使用的方便性,表現在幾點,比如機場過長,乘客很不方便,有一次安檢完之後,用了近十分鐘才走到登機口,而大興機場就用了新的佈局方式避免了這個問題;
三、原來首都機場的餐飲之類的價格相對偏高,而大興機場價格似乎更加親民了;
四、首都國際機場在幾種交通模式的換乘方面其實很不方便,這點比起上海虹橋機場就差遠了,而大興機場就成功的打造了一個完整的交通樞紐,地鐵、高鐵、航空、公交、自駕車之間可以方便轉換,這也是一個改進;
五、任何一個產品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尤其是建築之類的產品,一旦它建成了,就必然存在不可更改的遺憾,大興機場也是如此,也許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它的不足了,但現在還沒看出來,可以作為下一個機場的經驗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