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端鳳頭燕鷗,是中國最珍稀的鳥類,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它在1861年首次被發現記錄,但一直都非常罕見,直到2000年以前普遍被認為已經絕種。然而,在2000年有4只成鳥和4只幼鳥在福建省沿海的馬祖列島再次被發現,成為當年鳥類學界極大的新聞。2004年,在浙江省沿海的韭山列島也發現了另一個繁殖群,這兩個繁殖群是目前世界上殘存的兩個群體。黑嘴端鳳頭燕鷗致危因素為棲息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全球性依賴保護(Collaretal.,1994)。非常罕見。以往認為在中國山東沿海繁殖。2000年發現在福建馬祖繁殖。該種為一極危物種,在2000年在中國福建省連江縣一個大鳳頭燕鷗群集附近發現四頭成鳥和四頭雛鳥以前,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過去在中國山東省北部海岸、菲律賓、泰國、印尼、和沙勞越也曾有它們的蹤影。2004年在浙江韭山列島發現另一處繁殖地。其數目的下降被歸咎於濫採鳥蛋。它們能夠在馬祖存活,可能的原因是馬祖過去為一處軍事禁區,進入當地被限制有關。目前馬祖已經成為一自然保護區。在中國和臺灣的海岸仍然有發現它們的可能:正在遷徙的燕鷗曾在八掌溪被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它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人類對它們一共只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因其稀少神秘,它們被學者專家稱為“神話之鳥”。從前除了夏季在中國山東採得標本外,也於春秋季和冬季期間分別在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地採到過標本。它繁殖於中國臺灣馬祖島和浙江沿海一帶的島嶼,並在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覓食、活動。遷徙和越冬於中國南部沿海和東南亞。由於它自1937年以後一直未有任何可靠的報告,以至於人們都認為這一物種或許已經絕滅了,但在978年和1980年又分別在河北和泰國有所發現,而1991年在黃河河口溼地也見到了3只。直到公元2000年在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發現其繁殖紀錄,這是世界第一次發現其有繁殖紀錄的地方。世界僅存不到100只,由於數量稀少,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觀察,因此又名“神話之鳥”。中國科學考察隊首次連續在五個繁殖季節對黑嘴端鳳頭燕鷗進行考察。結果顯示,這種珍稀鳥類的全球總數在三年間減少了一半,已經下降至不足50只(2010年)。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中國最珍稀的鳥類,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它在1861年首次被發現記錄,但一直都非常罕見,直到2000年以前普遍被認為已經絕種。然而,在2000年有4只成鳥和4只幼鳥在福建省沿海的馬祖列島再次被發現,成為當年鳥類學界極大的新聞。2004年,在浙江省沿海的韭山列島也發現了另一個繁殖群,這兩個繁殖群是目前世界上殘存的兩個群體。黑嘴端鳳頭燕鷗致危因素為棲息環境的汙染和破壞。全球性依賴保護(Collaretal.,1994)。非常罕見。以往認為在中國山東沿海繁殖。2000年發現在福建馬祖繁殖。該種為一極危物種,在2000年在中國福建省連江縣一個大鳳頭燕鷗群集附近發現四頭成鳥和四頭雛鳥以前,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過去在中國山東省北部海岸、菲律賓、泰國、印尼、和沙勞越也曾有它們的蹤影。2004年在浙江韭山列島發現另一處繁殖地。其數目的下降被歸咎於濫採鳥蛋。它們能夠在馬祖存活,可能的原因是馬祖過去為一處軍事禁區,進入當地被限制有關。目前馬祖已經成為一自然保護區。在中國和臺灣的海岸仍然有發現它們的可能:正在遷徙的燕鷗曾在八掌溪被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它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人類對它們一共只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因其稀少神秘,它們被學者專家稱為“神話之鳥”。從前除了夏季在中國山東採得標本外,也於春秋季和冬季期間分別在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地採到過標本。它繁殖於中國臺灣馬祖島和浙江沿海一帶的島嶼,並在福建福州閩江河口溼地覓食、活動。遷徙和越冬於中國南部沿海和東南亞。由於它自1937年以後一直未有任何可靠的報告,以至於人們都認為這一物種或許已經絕滅了,但在978年和1980年又分別在河北和泰國有所發現,而1991年在黃河河口溼地也見到了3只。直到公元2000年在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發現其繁殖紀錄,這是世界第一次發現其有繁殖紀錄的地方。世界僅存不到100只,由於數量稀少,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觀察,因此又名“神話之鳥”。中國科學考察隊首次連續在五個繁殖季節對黑嘴端鳳頭燕鷗進行考察。結果顯示,這種珍稀鳥類的全球總數在三年間減少了一半,已經下降至不足50只(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