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有的是按照形狀,有的是以技法。我們以“柿子壺”來舉例。民國紫砂界有句俗語,柿子,要下了霜才好吃,柿壺,范家人做的才好看!

    柿子壺之所以叫柿子壺,就與它整體的形制相關了,即便是不懂紫砂的人,一眼也就能叫出“柿子壺”。

    范家世代以陶樂業,名家輩出。

    範欽仁(就是現在世人口中的範大生)所制的大柿子壺於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榮得“奏獎”。

    其弟範錦甫所制的柿子壺,大有範欽仁之風,但在“捏塑”這方面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徒手捏個花瓣或樹枝等等小物件易如反掌,這從他所制的翻蓋“柿子壺”即可看出。

    匠心獨具“柿子壺”,此壺筋紋、彎流,流把的塑以結節老枝,嵌入式口蓋,以一卷翻卷柿子葉裝飾壺蓋周邊,生動逼真。

    特別是蓋面柿蒂翻成一翻,鈕為柿柄,絕佳的佈局,加上雕琢細膩,叫人歎為觀止。

    且這種壺蓋製作難度高,燒成的成品率低,若沒有多年的精湛功力,是絕對做不好的。

    況且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此壺蓋極其容易損傷,可此壺至今完好無損,由此可見,範錦甫先生制壺技藝的精妙,以及收藏家對此壺的重視,想來應該是哪位民國時期的高官鉅富所藏的吧!

    柿疤形的拐彎壺把,與壺身融為一體,渾然天成,壺腹作渾圓的四瓣柿子狀,形態飽滿,寓意碩果累累,

    整器從泥料、造型、做工方面看,比例恰當,造型典雅,形象生動,條紋清晰,圓潤老練,實為匠心獨運之傑作!

    壺蓋內鈐有“錦甫”印章,底款是“金鼎商標”,這是吳德盛陶器行創立人吳漢文註冊的商標,商標中間由“吳德盛”三字構成金鼎圖案,上下左右四角為楷書“金鼎商標”四字,作為該店訂製產品的專用品牌印記,因此,此壺定是範錦甫的真跡無疑。

    可惜範錦甫先生,英年早逝,據範偉群的母親,周芸仙老人回憶,範錦甫生於1889年,精於制壺,善作花貨。

    香港茶具文物館藏有“範錦甫巧色佛手壺”一具,製作精美,形象逼真,生動傳神,可惜他1941年便去世了,享年52歲。

    雖然範錦甫先生去世的早,但他對紫砂界的貢獻,卻是有口皆碑,一個小小的柿子,經他妙手所制,就能成為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我每月存500元到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