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yeza1827

    故宮裡最吸引人的建築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帝舉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有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  經過三大殿後面的庭院,迎面有一座華麗的宮門,叫乾清門,是“內廷”的正門,建於明代。門前一對金獅和十個金缸相對排列。有時,清代皇帝在此舉行聽政儀式。門內為後三宮,乾清宮在前,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後,是皇后的正宮,在兩宮之間夾立一個亭子形方殿,名叫交泰殿,是內廷的小禮堂。後三宮東西兩廂有存貯皇帝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圖書翰墨的懋勤殿,皇子讀書的上書房,翰林承值的南書房。東西兩側各有四門,東有日精門、龍光門、景和門、基化門;西有月華門、鳳彩門、隆福門、端則門,分別通向東六宮和西六宮。歷史上習稱的三宮六院,就是指的這裡。  最後走到“御花園”,裡面有爛縵繁枝的蒼松翠柏和富有畫意的玲瓏假山,在富麗莊嚴殿堂的後面,別具一種幽美恬靜的氣氛。  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則是皇后活動的場所。清朝後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宮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裡就成為皇帝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紫禁城被稱為“殿宇之海”,總面積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紫禁城分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佈局嚴謹有序。一條從午門、三大殿、後三宮直達御花園的欽安殿和神武門的中路,構成了整個故宮的中軸。這個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在紫禁城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佈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紫禁城4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所謂“九梁十八柱”,異常美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運動時該卸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