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kd

    發脾氣是在一個兒童在成長、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事,和先天的氣質也有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發起脾氣來比別的孩子大的緣故了。 發脾氣往往在一歲末就開始了,高峰在兩到三歲,一直可以延續到四到五歲以後就會好多了,孩子會發脾氣,但他們並不“壞”,他們正在做著他們這個年齡要做的事。 發脾氣從發展上來說是“合理”的,是成長中的一部分,沒有(或很少有)孩子沒有發過脾氣的。

    1、受了挫折。他這個年齡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握”一些事情的願望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因此要發洩;

    2、很想表達情感、願望和需要,但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而哭鬧比他說的話要響亮得多,於是就哭鬧;

    3、對自己的行為不會控制,成人對他說這個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他也試圖“聽話”,但控制不了,往往就會哭鬧,甚至說:我就要,你別管我!

    4、餓了、疲倦了、興奮了、太寂寞了都會發脾氣; 6、在生病期間,家長特殊對待,病好了,特殊對待取消了,但在他頭腦中並沒有取消,也會鬧; 7、親子性格不協調,如果父母親是外向的、大方的,而孩子是安靜的、害羞的,父母想把他們推向自己的樣子,也可能使孩子發脾氣。 對待發脾氣沒有靈丹妙藥,這裡提幾個方法,可以減輕發脾氣的強度。 1、千萬保持冷靜。發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發火。你不能失去理智,與事無補; 2、可以不給予理睬,還是做著自己的事,他看看,沒有指望控制你了,會安靜下來; 3、估計他可能餓了,累了,要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 4、分散注意力,忽然提出一個新的事情,要他和你一塊兒幹,他就會忘記發脾氣的事。 6、講話要平靜、溫和,這表示你能控制自己,對他安靜下來有好處。 7、表示同情,比如他在發燒,又想到院子裡玩,你不讓他去,他發脾氣了。這時你應該對他表示同情,並且找出平時收藏起來的玩具讓他玩。這時他發脾氣不是無理取鬧; 8、在他發大脾氣時,可抱緊他,這可以給他安慰,讓他憤怒,重新控制自己; 9、對發脾氣時亂摔東西、在地上打滾的孩子要嚴格制止,要注意安全,要保護他,椅子角、硬地板往往會使孩子受傷; 10、不要在他發脾氣的時候和他理論,他一定聽不進去,等事情過去了,他有一個好心情時,可以和他談談,這樣效果會好。 11、當他表現了一點控制自己的能力時,就要有針對性地表揚,比如本來他發脾氣時要扔東西,這回雖然發了脾氣,但沒有扔東西,應該表揚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產後總是忽然覺得發冷,冒虛汗!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