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食用鮮銀耳可能導致中毒,食藥監總局指出,鮮銀耳因受培植環境及土壤的影響,容易汙染致病菌併產生毒素。誤食有毒或者變質的鮮銀耳可能會導致嘔吐、腹痛,甚至出現黃疸、血尿及抽搐等症狀。

    乾製銀耳保留了多糖、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鮮銀耳的營養不會比干銀耳豐富多少。資料顯示,鮮銀耳中米酵菌酸(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的檢出率遠遠大於幹銀耳。因此,最好遠離鮮銀耳。

    擴充套件資料:

    市面上常見的銀耳大都是乾製的,買回家泡發後再烹調食用。最近,市場上開始銷售“鮮銀耳”。憑藉這個“鮮”字,吸引了不少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者,再加上它外觀如花朵般,潔白如玉,更是受到很多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很多朋友認為鮮銀耳“純天然、無新增、營養好、更健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鮮銀耳的營養與幹銀耳相當,卻存在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

    鮮銀耳較幹銀耳而言,不好運輸和儲存,還容易汙染一種細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簡稱椰酵假單胞菌)。這種菌對銀耳有特殊偏好,也就是說,這種菌在銀耳上更易生長。

    這種菌本身毒性並不大,但它能產生一種叫“米酵菌酸”的毒性代謝產物。這種代謝物毒性極強,能造成肝臟、腎臟、心臟、腦等臟器的損傷,嚴重者會死亡。米酵菌酸還耐熱,一般烹調方式不能殺滅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6年世界全部好聽的英文名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