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衷是司馬炎的次子,本來皇位是輪不到他坐的,但他的嫡親哥哥司馬軌在兩歲左右的時候不幸夭折了,司馬衷就由老二變成了老大,且又是楊皇后所生,所以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公元267年,司馬衷9歲了,在他老媽楊皇后的一再堅持下,司馬衷被立為皇太子。這個時候司馬衷的表現就和正常的孩子有點不太一樣,遇事遲鈍且反應慢,一開始司馬炎並沒有太在意,畢竟司馬衷還是個9歲的孩子。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司馬炎發現這個孩子的智商似乎確實有點問題,就有了換太子的想法。
司馬炎的第三子司馬柬也是楊皇后所生,但不知什麼原因,她就是偏偏喜歡司馬衷,力挺自己這個白痴兒子,見楊皇后態度堅決,司馬炎只好作罷。司馬衷16歲的時候,他老媽楊皇后去世了,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楊皇后煞費苦心,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堂妹楊芷扶上了皇后之位。由於有了這層關係,新皇后對自己的這個傻侄子也是照顧有加,格外維護。
天長日久,大臣們也看出了這個太子難堪大任,本著為國家負責的態度,司空衛?和侍中和嶠先後向司馬炎建議改換太子,司馬炎雖然沒有當場表態,但對這個兒子的信心也直線下降。於是他決定安排一場考試,來驗證下太子的智商。
試卷很快被送到了東宮,太子妃賈南風急壞了,因為她知道如果真讓司馬衷來作答,恐怕他只有交白卷的份。還好司馬衷的一個侍從聰明伶俐,他模仿司馬衷的語氣寫了一份答卷,文字樸實,偶爾還有幾個錯別字,但答得還算有條理。
司馬炎對這份答卷非常滿意,司馬衷的太子之位由此得以穩固。司馬衷最終能夠當上皇帝除了以上幾點原因外,還得益於他的長子司馬?。司馬?是司馬衷和謝才人所生,從小就聰明伶俐,司馬炎很喜歡這個孫子,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司馬?五歲時,宮中曾經晚上失火,司馬炎登樓遠望。司馬?拽著他的衣襟來到暗處。司馬炎問他原因,司馬?說:“夜晚倉卒之間,應該防備非常變故,不應讓火光照見陛下。”司馬炎因此認為他是個奇才。此後他對司馬?刮目相看,甚至還當著群臣的面把他與晉朝的實際開創者司馬懿相提並論。
或許在司馬炎的心裡,司馬衷只是個過渡人物,司馬?才是他真正的接班人。這一點頗像康熙傳位於雍正,當然雍正要比司馬衷強太多,但不可否認,康熙對乾隆的喜愛也是雍正能夠從八王奪嫡中勝出的一個因素之一。
司馬衷是司馬炎的次子,本來皇位是輪不到他坐的,但他的嫡親哥哥司馬軌在兩歲左右的時候不幸夭折了,司馬衷就由老二變成了老大,且又是楊皇后所生,所以就成了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
公元267年,司馬衷9歲了,在他老媽楊皇后的一再堅持下,司馬衷被立為皇太子。這個時候司馬衷的表現就和正常的孩子有點不太一樣,遇事遲鈍且反應慢,一開始司馬炎並沒有太在意,畢竟司馬衷還是個9歲的孩子。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司馬炎發現這個孩子的智商似乎確實有點問題,就有了換太子的想法。
司馬炎的第三子司馬柬也是楊皇后所生,但不知什麼原因,她就是偏偏喜歡司馬衷,力挺自己這個白痴兒子,見楊皇后態度堅決,司馬炎只好作罷。司馬衷16歲的時候,他老媽楊皇后去世了,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楊皇后煞費苦心,在臨終前把自己的堂妹楊芷扶上了皇后之位。由於有了這層關係,新皇后對自己的這個傻侄子也是照顧有加,格外維護。
天長日久,大臣們也看出了這個太子難堪大任,本著為國家負責的態度,司空衛?和侍中和嶠先後向司馬炎建議改換太子,司馬炎雖然沒有當場表態,但對這個兒子的信心也直線下降。於是他決定安排一場考試,來驗證下太子的智商。
試卷很快被送到了東宮,太子妃賈南風急壞了,因為她知道如果真讓司馬衷來作答,恐怕他只有交白卷的份。還好司馬衷的一個侍從聰明伶俐,他模仿司馬衷的語氣寫了一份答卷,文字樸實,偶爾還有幾個錯別字,但答得還算有條理。
司馬炎對這份答卷非常滿意,司馬衷的太子之位由此得以穩固。司馬衷最終能夠當上皇帝除了以上幾點原因外,還得益於他的長子司馬?。司馬?是司馬衷和謝才人所生,從小就聰明伶俐,司馬炎很喜歡這個孫子,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司馬?五歲時,宮中曾經晚上失火,司馬炎登樓遠望。司馬?拽著他的衣襟來到暗處。司馬炎問他原因,司馬?說:“夜晚倉卒之間,應該防備非常變故,不應讓火光照見陛下。”司馬炎因此認為他是個奇才。此後他對司馬?刮目相看,甚至還當著群臣的面把他與晉朝的實際開創者司馬懿相提並論。
或許在司馬炎的心裡,司馬衷只是個過渡人物,司馬?才是他真正的接班人。這一點頗像康熙傳位於雍正,當然雍正要比司馬衷強太多,但不可否認,康熙對乾隆的喜愛也是雍正能夠從八王奪嫡中勝出的一個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