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是姓龐名籍,字醇之。,宋真宗年間進士,宋仁宗年間官至宰相,封潁國公,以太子太保退休。
在中國古典小說以及評書裡,龐太師的出鏡率很高。《呼家將》裡他叫龐文,是皇帝的老丈人,跟呼延家過不去,製造了肉丘墳冤案,斬了人家三百多口。呼延慶三鬧京城,龐文與寇準、包公、高家、楊家鬥法,快趕上《三國演義》裡虎牢關呂布的勁頭啦。到了《三俠五義》裡,龐太師名龐吉,繼續發揚奸臣本色,專和包公領導的開封府及三俠五義為難,而且上陣父子兵,龐昱、龐虎倆生猛兒子沒少找俠客們的麻煩。
龐太師是否果有其人呢?考諸史書,宋朝還真有這麼一位。他姓龐名籍,字醇之,宋真宗年間進士,宋仁宗年間官至宰相,封潁國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姓名、官職都有些對榫,可仔細看去,又分明不像。
小說中的龐太師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呼家將》裡說他女兒叫龐賽花,是仁宗的西宮娘娘,《三俠五義》裡也明說龐昱是國舅爺。史上的龐籍卻是進士出身,年輕時任黃州司理參軍,深得知州夏竦的讚許,認為他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
果然,他當御史時有“天子御史”的美譽,當宰相殫精竭慮,知人善任,處理邊患和內亂也遊刃有餘。他還是韓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馬光、狄青等人的恩師。瞧瞧這四位的名頭,就知道老龐的能力和品位了。
重要的是,老龐最厭惡後宮干政了。何以見得?宋仁宗剛即位時,章獻太后垂簾聽政,且去世時留旨,要讓章惠太后繼續垂簾聽政。龐籍時任殿中侍御史,力主仁宗親政,並當眾燒掉支援垂簾制度的《內東門議制》。此是其一。龐籍任開封府判官時,仁宗寵愛尚美人,尚美人常派內侍到開封府傳旨。龐籍嚴加拒絕,傳令將宣喻旨意的內侍痛打,並明令:“今後如再有後宮傳命,不要接受。”
敢與皇帝的愛妃對抗,足見其凜然正氣和不畏權貴的作風。試想,一個這麼厭惡後宮干政的人,又怎麼會憑著女兒的關係去照樣畫葫蘆呢?
有趣的是,龐籍有孫名龐恭孫,當過陳州知府,這大約就是《三俠五義》裡“陳州放糧”一節被鍘的國舅龐昱吧。
從歷史地位,歷史貢獻等方面來看,包拯根本無法與龐籍相提並論。可在小說裡,事情卻變得撲朔迷離了,包拯成了正義的化身,龐太師卻成了奸臣的代名詞。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謬哉斯言!小說家才是任意打扮歷史的幕後推手,一言可以興人,一言也可以毀人。龐太師就是這樣一件犧牲品。
原型是姓龐名籍,字醇之。,宋真宗年間進士,宋仁宗年間官至宰相,封潁國公,以太子太保退休。
在中國古典小說以及評書裡,龐太師的出鏡率很高。《呼家將》裡他叫龐文,是皇帝的老丈人,跟呼延家過不去,製造了肉丘墳冤案,斬了人家三百多口。呼延慶三鬧京城,龐文與寇準、包公、高家、楊家鬥法,快趕上《三國演義》裡虎牢關呂布的勁頭啦。到了《三俠五義》裡,龐太師名龐吉,繼續發揚奸臣本色,專和包公領導的開封府及三俠五義為難,而且上陣父子兵,龐昱、龐虎倆生猛兒子沒少找俠客們的麻煩。
龐太師是否果有其人呢?考諸史書,宋朝還真有這麼一位。他姓龐名籍,字醇之,宋真宗年間進士,宋仁宗年間官至宰相,封潁國公,以太子太保退休。姓名、官職都有些對榫,可仔細看去,又分明不像。
小說中的龐太師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呼家將》裡說他女兒叫龐賽花,是仁宗的西宮娘娘,《三俠五義》裡也明說龐昱是國舅爺。史上的龐籍卻是進士出身,年輕時任黃州司理參軍,深得知州夏竦的讚許,認為他具宰相之才,他日必成大器。
果然,他當御史時有“天子御史”的美譽,當宰相殫精竭慮,知人善任,處理邊患和內亂也遊刃有餘。他還是韓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馬光、狄青等人的恩師。瞧瞧這四位的名頭,就知道老龐的能力和品位了。
重要的是,老龐最厭惡後宮干政了。何以見得?宋仁宗剛即位時,章獻太后垂簾聽政,且去世時留旨,要讓章惠太后繼續垂簾聽政。龐籍時任殿中侍御史,力主仁宗親政,並當眾燒掉支援垂簾制度的《內東門議制》。此是其一。龐籍任開封府判官時,仁宗寵愛尚美人,尚美人常派內侍到開封府傳旨。龐籍嚴加拒絕,傳令將宣喻旨意的內侍痛打,並明令:“今後如再有後宮傳命,不要接受。”
敢與皇帝的愛妃對抗,足見其凜然正氣和不畏權貴的作風。試想,一個這麼厭惡後宮干政的人,又怎麼會憑著女兒的關係去照樣畫葫蘆呢?
有趣的是,龐籍有孫名龐恭孫,當過陳州知府,這大約就是《三俠五義》裡“陳州放糧”一節被鍘的國舅龐昱吧。
從歷史地位,歷史貢獻等方面來看,包拯根本無法與龐籍相提並論。可在小說裡,事情卻變得撲朔迷離了,包拯成了正義的化身,龐太師卻成了奸臣的代名詞。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謬哉斯言!小說家才是任意打扮歷史的幕後推手,一言可以興人,一言也可以毀人。龐太師就是這樣一件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