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盈寶

    (1)健康的小便標準是:一天8次,每次300毫升左右,總量不超過3000毫升。

    1. 如果不是飲水原因造成的超過8次,就叫做尿頻。

    2. 小便次數多,但尿量少,有可能是膀胱和尿道的問題

    3. 不僅次數多,而且尿量也不少,則有可能是內科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或多尿症。

    4. 尿意很急,可能是膀胱過度活動症。

    5. 尿意隱隱的,不太急,可能是感覺神經過敏,或泌尿系統感染引起的膀胱慢性炎症。

    (2)正常排便:次數不是絕對的指標,大便的性狀、顏色、氣味,人體的異常反應、自身感受才是最主要的。

    1. 性狀:條狀軟便不粘連。健康的大便多呈條狀軟便,在便池內不粘連,能浮在水面,水衝即淨。糊狀、沒有乾結成塊的大便也屬正常。食物蛋白質高時,大便會偏硬,近似黏土;碳水化合物高時,大便則偏軟或成糊狀。

    2. 顏色:黃色或黃褐色。正常大便呈現黃色或黃褐色。攝入奶製品,大便多為淡黃色;吃較多綠色蔬菜時,大便會偏綠;吃肉較多,大便為棕黃色;吃豬血、豬肝,或服用某些中藥時,大便發黑。

    3. 氣味:帶有微臭。由於細菌分解產生的糞臭素等,正常大便是微臭的,愛吃肉的人氣味會重一些,素食者味輕。如果臭得難以忍受,可能有健康問題。刺鼻酸味、燒焦味都可能由消化不良引起;腥味,則可能意味著消化道出血。

    4. 數量:“一條便”約100克。健康大便多呈形如香蕉的條狀,每條長度約10~15釐米,重量約100克,每次排2~3條。排便量可因食量、食物種類等發生改變,如膳食纖維攝入較多,排便量會增加。

    5. 次數和習慣:每日一次,晨起排便最佳。排便次數和習慣因人而異,每日一次、晨起排便者居多。一般而言,無排便困難及其他不適,1~3天排便一次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過3次不算腹瀉。

    6. 排便感覺:5分鐘內排出,無殘留便意。能在1~2分鐘內自然、通暢地排出,整個時間不超過5分鐘,便後覺得輕鬆,沒有殘留便意,就是正常“暢便”。

  • 2 # 君只一言

    正常情況下大便應該一天一次,大便呈黃褐色不粘不稠的香蕉狀,小便正常情況下一天應該在4-6次,24小時尿量在2000ml左右,具體因人而異,在飲水較多、吃流質食物、含水量較多的水果、脫水藥物等時尿量會有所增加。飲水較少、出汗較多等的情況下尿量會稍少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機面板上的手機插孔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