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15180428147

      八珍湯《正體類要》(補益劑:補氣)

      [組成] 當歸(酒拌)10g、川芎5g、白芍藥8g、熟地黃(酒拌)15g、人參3g、白朮(炒)10g、茯苓8g、炙甘草5g。

      [用法] 清水二盅,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功用] 補益氣血。

      [主治] 氣血兩虛。 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眼花,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食慾減退,舌質淡,苔薄白,脈細虛。

      [方解] 本方在原書用治於失血過多,以致氣血皆虛諸證。 肢體倦怠乏力,面色蒼白無華,短氣懶言,心悸怔忡。 脈細虛,舌淡苔白,皆為氣血兩虧,心脾不足所致。 肝藏血,開竅於目肝血虧,故頭暈目眩。 方用參、術、苓、草補脾益氣; 歸、芍、地滋養心肝,加川芎入血分而理氣,則歸、地補而不滯; 加姜、棗助參、術入氣分以調和脾胃。 全劑配合,共收氣血雙補之功。

      組成:人參(30克) 白朮(30克) 白茯苓(30克) 當歸(30克) 川芎(30克) 白芍藥(30克) 熟地黃(30克) 炙甘草 (30克)

      簡介:

      【功用】益氣補血。

      【主治】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耳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本方常用於病後虛弱、各種慢性病,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屬氣血兩虛者。)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9克)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候,通口服(現代用法:或作湯劑,加生薑3片,大棗5枚,水煎服,用量根據病情酌定)。

      類別:補益類

      出處:《瑞竹堂經驗方》

      【組成】當歸 赤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

      【用法】上藥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用】和氣血,理脾胃。

      【主治】虛損屬於氣血兩虛,脾胃不和者。

      八珍湯

      【藥物組成】人參、砂仁、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白芷、熟地黃。

      【方劑主治】痘已齊,兼氣血俱虛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上的五大塊肌肉分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