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豈在農業方面的著作名稱是《農政全書》。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於崇禎六年(1633年),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等人一起共同翻譯了許多科學著作,如《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為介紹西方近代科學的先驅;同時他自己也寫了不少關於歷算、測量方面的著作,如《測量異同》、《勾股義》;他還會通當時的中西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禎曆書》的編寫工作。除天文、曆法、數學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還親自練兵,負責製造火器,併成功地擊退了後金的進攻。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問》等軍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啟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廣、影響最深遠的還要數農業與水利方面的研究。徐光啟出生的松江府是個農業發達之區。早年他曾從事過農業生產,取得功名以後,雖忙於各種政事,但一刻也沒有忘懷農本。眼見明朝統治江河日下,屢次陳說根本之至計在於農。自號“玄扈先生”,以明重農之志。玄扈原指一種與農時季節有關的候鳥,古時曾將管理農業生產的官稱為“九扈”。《農政全書》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由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王禎的《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農政全書》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前者是全書的綱,後者是實現綱領的技術措施。所以在書中人們可以看到開墾、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尋常的內容,並且佔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其他的大型農書所鮮見的。以“荒政”為類,其他大型農書,如漢《氾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雖然亦偶爾談及一二種備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禎《農書》“百穀譜”之末開始出現“備荒論”,但是卻不足2000字,比不上《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中,“荒政”作為一目,有18卷之多,為全書12目之冠。目中對歷代備荒的議論、政策作了綜述,水旱蟲災作了統計,救災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後附草木野菜可資充飢的植物414種。
徐光啟豈在農業方面的著作名稱是《農政全書》。徐光啟(1562—1633),字子先,號玄扈,上海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於崇禎六年(1633年),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曾同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等人一起共同翻譯了許多科學著作,如《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為介紹西方近代科學的先驅;同時他自己也寫了不少關於歷算、測量方面的著作,如《測量異同》、《勾股義》;他還會通當時的中西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禎曆書》的編寫工作。除天文、曆法、數學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還親自練兵,負責製造火器,併成功地擊退了後金的進攻。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問》等軍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啟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廣、影響最深遠的還要數農業與水利方面的研究。徐光啟出生的松江府是個農業發達之區。早年他曾從事過農業生產,取得功名以後,雖忙於各種政事,但一刻也沒有忘懷農本。眼見明朝統治江河日下,屢次陳說根本之至計在於農。自號“玄扈先生”,以明重農之志。玄扈原指一種與農時季節有關的候鳥,古時曾將管理農業生產的官稱為“九扈”。《農政全書》成書於明朝萬曆年間,基本上囊括了中國明代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的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農政全書》不同於其他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由於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積累了數千年的耕作經驗,留下了豐富的農學著作。先秦諸書中多含有農學篇章,其他的大型農書,無論是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是元代王禎的《農書》,雖然是以農本觀念為中心思想,但重點在生產技術和知識,可以說是純技術性的農書。《農政全書》按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農政措施和農業技術兩部分。前者是全書的綱,後者是實現綱領的技術措施。所以在書中人們可以看到開墾、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尋常的內容,並且佔了將近一半的篇幅,這是其他的大型農書所鮮見的。以“荒政”為類,其他大型農書,如漢《氾勝之書》、北魏《齊民要術》,雖然亦偶爾談及一二種備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禎《農書》“百穀譜”之末開始出現“備荒論”,但是卻不足2000字,比不上《農政全書》。《農政全書》中,“荒政”作為一目,有18卷之多,為全書12目之冠。目中對歷代備荒的議論、政策作了綜述,水旱蟲災作了統計,救災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後附草木野菜可資充飢的植物41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