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順磁性是在磁場作用下,物質中相鄰原子或離子的熱無序磁矩在一定程度上與磁場強度方向一致的定向排列的現象。
順磁性物質(paramagnetism)的磁化率為正值,比反磁性大1~3個數量級,X約10-5~10-3,遵守Curie定律或Curie-Weiss定律。物質中具有不成對電子的離子、原子或分子時,存在電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也就存在自旋磁矩和軌道磁矩。在外磁場作用下,原來取向雜亂的磁矩將定向,從而表現出順磁性。
順磁性是一種弱磁性。順磁(性)物質的主要特點是原子或分子中含有沒有完全抵消的電子磁矩,因而具有原子或分子磁矩。但是原子(或分子)磁矩之間並無強的相互作用(一般為交換作用),因此原子磁矩在熱騷動的影響下處於無規(混亂)排列狀態,原子磁矩互相抵消而無合磁矩。但是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這些原來在熱騷動下混亂排列的原子磁矩便同時受到磁場作用使其趨向磁場排列和熱騷動作用使其趨向混亂排列,因此總的效果是在外加磁場方向有一定的磁矩分量。這樣便使磁化率(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之比)成為正值,但數值也是很小,一般順磁物質的磁化率約為十萬分之一(10-5),並且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
2.抗磁性是在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物質獲得反抗外加磁場的磁化強度的現象。
抗磁性是一些物質的原子中電子磁矩互相抵消,合磁矩為零。但是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電子軌道運動會發生變化,而且在與外加磁場的相反方向產生很小的合磁矩。這樣表示物質磁性的磁化率便成為很小的負數(量)。磁化率是物質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合磁矩(稱為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之比值,符號為κ。一般抗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約為負百萬分之一(-10-6)。
常見的抗磁物質:水、金屬銅、碳(C)和大多數有機物和生物組織。抗磁物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磁化率不隨溫度變化。
3.反磁性就是抗磁性。反磁性的磁化率為負值,x約10-5。
所有物質都具有反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電子的軌道運動產生附加轉動(Larmor進動),動量矩發生變化,產生與外磁場相反的感生磁矩,表現出反磁性。但在含有不成對電子的物質中被順磁磁化率(比反磁性大1~3個數量級)掩蓋。
4.判斷:
一般而言,分子中無不成對電子時,物質呈抗磁性。電子自旋產生磁場,分子中有不成對電子時,各單電子平行自旋,磁場加強。這時物質呈順磁性
1.順磁性是在磁場作用下,物質中相鄰原子或離子的熱無序磁矩在一定程度上與磁場強度方向一致的定向排列的現象。
順磁性物質(paramagnetism)的磁化率為正值,比反磁性大1~3個數量級,X約10-5~10-3,遵守Curie定律或Curie-Weiss定律。物質中具有不成對電子的離子、原子或分子時,存在電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也就存在自旋磁矩和軌道磁矩。在外磁場作用下,原來取向雜亂的磁矩將定向,從而表現出順磁性。
順磁性是一種弱磁性。順磁(性)物質的主要特點是原子或分子中含有沒有完全抵消的電子磁矩,因而具有原子或分子磁矩。但是原子(或分子)磁矩之間並無強的相互作用(一般為交換作用),因此原子磁矩在熱騷動的影響下處於無規(混亂)排列狀態,原子磁矩互相抵消而無合磁矩。但是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這些原來在熱騷動下混亂排列的原子磁矩便同時受到磁場作用使其趨向磁場排列和熱騷動作用使其趨向混亂排列,因此總的效果是在外加磁場方向有一定的磁矩分量。這樣便使磁化率(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之比)成為正值,但數值也是很小,一般順磁物質的磁化率約為十萬分之一(10-5),並且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
2.抗磁性是在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物質獲得反抗外加磁場的磁化強度的現象。
抗磁性是一些物質的原子中電子磁矩互相抵消,合磁矩為零。但是當受到外加磁場作用時,電子軌道運動會發生變化,而且在與外加磁場的相反方向產生很小的合磁矩。這樣表示物質磁性的磁化率便成為很小的負數(量)。磁化率是物質在外加磁場作用下的合磁矩(稱為磁化強度)與磁場強度之比值,符號為κ。一般抗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約為負百萬分之一(-10-6)。
常見的抗磁物質:水、金屬銅、碳(C)和大多數有機物和生物組織。抗磁物質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磁化率不隨溫度變化。
3.反磁性就是抗磁性。反磁性的磁化率為負值,x約10-5。
所有物質都具有反磁性。在外磁場作用下,電子的軌道運動產生附加轉動(Larmor進動),動量矩發生變化,產生與外磁場相反的感生磁矩,表現出反磁性。但在含有不成對電子的物質中被順磁磁化率(比反磁性大1~3個數量級)掩蓋。
4.判斷:
一般而言,分子中無不成對電子時,物質呈抗磁性。電子自旋產生磁場,分子中有不成對電子時,各單電子平行自旋,磁場加強。這時物質呈順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