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芹
她是“90後”,是第十三屆全華人大貴州團最年輕的代表,是省級“非遺”赤水竹編的傳承人,是工藝美術大師,也是村裡的脫貧致富帶頭人……她就是楊昌芹,一位從苗族竹鄉里走出來的傳奇女子。
楊昌芹出生於貴州省印江縣的一戶苗族人家,她本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父親是個很有天賦的木匠,開了一家小型傢俱廠。由於和妻子配合得十分默契,廠裡的生意一時間蒸蒸日上,他們的家也從村裡遷到了當地的鎮上。
但也就是在那一年,噩耗突至,父親因患癌不幸去世。八九歲本應是許多孩子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年紀,剛上小學四年級的楊昌芹卻感覺“像從天上的幸福生活一下子跌到了地上”。
除了精神上的打擊,現實生活的需要也讓這個缺失了“頂樑柱”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物質壓力。母親一人帶著楊昌芹三姐妹艱難地生活,雖然從不說苦,但有好幾次,楊昌芹都看到她的肩膀被擔子磨得掉皮流血。
15歲那年,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楊昌芹放棄進入縣重點高中學習的機會,選擇了外出打工。
“打了一年工,我決定用存下來的錢回縣城讀職校,學習一技之長。”這次重返校園的決定,也讓楊昌芹從此與竹編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印江民族職業學校期間,楊昌芹學習的本是幼師專業,並且每年的成績都是全校第一。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政府的資助下到赤水學習竹編工藝,開始跟隨大同鎮竹編工藝師陳文蘭學習平面竹編。
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絲、編制……竹編工藝需要經歷二十多道工序,楊昌芹從最基本的選竹、砍竹、據竹學起。“輕了削不下去,重了又會割到手”,楊昌芹說,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總是掌握不好刀的力度,每天手上都會添新傷,新傷舊傷不斷,做工的時候手都在流血。
但楊昌芹並從未想過放棄,她一直牢記爺爺的一句話: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如果只想自在散漫,最後很可能一事無成。開始學習竹編的時候手肯定會受傷、會痛,但是經歷過這些疼痛,才會有所成長。”楊昌芹如今已是貴州省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她手上的疤痕,是那段辛勤時光最好的見證。
“對自己有所要求,不因舒適而散漫放縱,不因辛苦而放棄追求。雕塑自己的過程,必定伴隨著疼痛與辛苦,可那一錘一鑿的自我敲打,終究能讓我們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
楊昌芹
她是“90後”,是第十三屆全華人大貴州團最年輕的代表,是省級“非遺”赤水竹編的傳承人,是工藝美術大師,也是村裡的脫貧致富帶頭人……她就是楊昌芹,一位從苗族竹鄉里走出來的傳奇女子。
楊昌芹出生於貴州省印江縣的一戶苗族人家,她本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父親是個很有天賦的木匠,開了一家小型傢俱廠。由於和妻子配合得十分默契,廠裡的生意一時間蒸蒸日上,他們的家也從村裡遷到了當地的鎮上。
但也就是在那一年,噩耗突至,父親因患癌不幸去世。八九歲本應是許多孩子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年紀,剛上小學四年級的楊昌芹卻感覺“像從天上的幸福生活一下子跌到了地上”。
除了精神上的打擊,現實生活的需要也讓這個缺失了“頂樑柱”的家庭承受了巨大的物質壓力。母親一人帶著楊昌芹三姐妹艱難地生活,雖然從不說苦,但有好幾次,楊昌芹都看到她的肩膀被擔子磨得掉皮流血。
15歲那年,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楊昌芹放棄進入縣重點高中學習的機會,選擇了外出打工。
“打了一年工,我決定用存下來的錢回縣城讀職校,學習一技之長。”這次重返校園的決定,也讓楊昌芹從此與竹編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印江民族職業學校期間,楊昌芹學習的本是幼師專業,並且每年的成績都是全校第一。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政府的資助下到赤水學習竹編工藝,開始跟隨大同鎮竹編工藝師陳文蘭學習平面竹編。
刮青、破竹、起篾、染色、煮篾、拉絲、編制……竹編工藝需要經歷二十多道工序,楊昌芹從最基本的選竹、砍竹、據竹學起。“輕了削不下去,重了又會割到手”,楊昌芹說,剛開始學習的時候總是掌握不好刀的力度,每天手上都會添新傷,新傷舊傷不斷,做工的時候手都在流血。
但楊昌芹並從未想過放棄,她一直牢記爺爺的一句話: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如果只想自在散漫,最後很可能一事無成。開始學習竹編的時候手肯定會受傷、會痛,但是經歷過這些疼痛,才會有所成長。”楊昌芹如今已是貴州省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她手上的疤痕,是那段辛勤時光最好的見證。
“對自己有所要求,不因舒適而散漫放縱,不因辛苦而放棄追求。雕塑自己的過程,必定伴隨著疼痛與辛苦,可那一錘一鑿的自我敲打,終究能讓我們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