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信敏498

    在啟蒙讀物《三字經》中,就有“曰喜怒,曰哀樂。愛惡欲,七情具”之句。所以古代常稱七情。但是也有“七情六慾”的術語。“六慾”最早出現於《呂氏春秋》,“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也”。有人作了註釋:“是生,死,耳,目,口,鼻之慾。”但是佛家另有解釋: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語言音聲欲,細滑欲,以及人想欲。佛家主要針對“色”字,因為他們認為“萬惡淫為首”,兩種看法有差異。所以表面上兩家都沒有把“貪慾”包括在內。但實際上“貪”才是萬惡之源:貪官,貪財,貪勢,貪色,都是常見的慾望。特別是貪財,是一切貪官,藝人,大師,教授,甚至院士摔下臺去的最主要原因。因為有了錢,所有的惡念和慾望都能得到滿足。所以貪慾是最最致命的慾望,雖然在古代沒有被包括在六慾之內。

  • 2 # 心覺

    俗話常有“七情六慾”之說,我們先來說說七情六慾的定義:七情六慾是一個心理反應。

    一般來說,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六慾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願望。不同學派對七情六慾內容的描述有所不同。

    眼睛:渴望看到美好的畫面、美好的樣貌、美麗的花朵等等。

    耳朵:渴望聽到悅耳的聲音、讚美的話語、想要的答案等等。

    鼻子:渴望聞到喜歡的氣味、香溢的飯菜等等。

    舌頭:渴望品嚐美味的食物等等。

    身體:渴望接觸舒適的環境、睡在安穩的床鋪、身上無有病痛等等。

    意識:總是不斷造作想象,趨向於自己想要的結果,哪怕知道不切實際。譬如明明對方不喜歡你,依然幻想和對方在一起等等。

    細細看來,這些事物得到則開心,得不到則難過,豈不均為“貪”。生活原本就是相對的,有好則有壞,有黑及有白,有生則有死,有天方有地。 然而,我們的六根只作意自己喜歡的,不接受所不喜歡的,這不是貪又是什麼呢? 所以,六慾皆為貪,而不是貪慾屬於六慾。有道是:眾苦皆因貪慾起,不知貪慾起於何。

    那麼貪慾是否可斷除?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貪慾是人正常的心理作用,但只要看清事物真相,接受事物本體兩面,接受好壞執行的自然規律,對外的貪求自然會越來越少,那快樂與自在也會越來越多。

    不然,你以為那些出家人是在做什麼?

  • 3 # 恆o隱九

    七情

    1.《禮記·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2.儒家的說法《三字經》:“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3.佛教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而醫家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

    4.中醫理論中,七情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這七種情志激動過度,就可能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周而引發各種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醫學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六慾

    1.《呂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慾望。

    《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慾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者。”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註釋:“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後人將六慾概括為:見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味欲(味覺)、觸欲(觸覺)、意欲。

    2.佛教認為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聲音欲、細滑欲、人相欲,也有說法是求生欲、求知慾、表達欲、表現欲、舒適欲、情慾。

    《大智度論》認為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基本上把“六慾”定位於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慾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情慾”。

    總結:所有的六慾都屬貪心想獲得的自己不具有的東西,這都屬於“貪”,所以只說貪慾是個籠統的說法,細分可劃為六種慾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魚活著殺了,立即做著吃好,還是等會兒再吃好,什麼時間吃營養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