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下酒仙

    我父母都八十多歲了,每年正月初一去拜年,進門就喊一句:爸爸、媽媽新年好!就行了,沒有其他客套話了。

    只要你平常對父母多關心一點,盡點兒女孝心,比喊親爹呀!親媽呀!強百倍。

    父母生養兒女不容易,把子女培養成人,他們確老了,有的還有一身慢性病;在他們生病的時侯,最需要兒女們的守護和盡責,他們困難時,需要生活費時養老時,作為子女應毫不猶豫地去贍養老人,不能再讓他們默默的流淚了!

    入鄉隨俗吧,平時怎麼喊就怎麼喊;把真心留住就0k了!

  • 2 # 992舒暢

    叫法只是一個尊稱,“爸爸媽媽”也是很多地方的一種比較常見的稱呼,也是很親的,普遍是小時候才這樣叫的。現在大多地方都是習慣於單字稱呼,如:“爸”“媽”“爹”“娘”等。當然,過年拜年中,還是按照鄉俗原稱最好,這樣可以給家鄉父老一種“沒忘本”的印象。可以說,回鄉隨俗,以前怎樣稱呼還是怎樣稱呼,不要出去幾年回來後變得生疏得很。

    切記,老叫法給人以親切感,新叫法讓人反感,也就是離開家幾年就不是你了!

  • 3 # 長江放歌8

    中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方言浩如星海,不同的方言,父親母親的發音,千差萬別,我在福建工地施工,當地老鄉請我去他們家吃飯,孩子們叫爸爸媽媽,我聽不懂,一方山水,養一方人。

    福建的年輕人,可以說普通話,也聽得懂普通話,當地五十歲以上的老鄉,大部分聽不懂普通話,說不來普通話,當地人叫爸爸媽媽的發音和普通話爸爸媽媽的發音也不一樣。

    給家中的爸爸媽媽拜年,為了討爸爸媽媽的開心,對父母的稱呼越接地氣越有感召力,過年是一種民俗文化,不同的地域,流行著不同的民風民俗,入鄉隨俗,才有年味,才有人情味。

    比如,我們湖北省的黃陂縣(如今武漢市黃陂區),把父親稱叔叔,黃陂區的兄弟姐妹們給父親拜年的時候就應該叫叔叔,叫爸爸或叫父親,聽起來有陌生感,距離感,叫叔叔叫聽起來親熱些。

    總之,給爸爸媽媽拜年,為了討彩頭,過去怎麼叫,現在就怎麼叫,比如你在廣州打了幾年工,你回家學廣東人叫爸爸媽媽,就有點不作調,南腔北調。

    最親切的叫法,應根據多年的生活習慣,怎麼親切怎麼叫。

  • 4 # 脫產的新生代農民

    我還是習慣用鄉音來稱呼爸媽,比喻在我們老家,稱自己的爸媽習慣跟自己的小孩一個稱呼“爹爹,娭毑”。你能猜出我是哪裡人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念母親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