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朝嬪妃的殉葬,明史因為各種原因,都不敢寫得過於詳盡。不過在北韓使臣所寫的《李朝實錄》中,則有著成祖時期,妃嬪殉葬的詳細過程。
明朝的妃子殉葬一般都是沒有子女或者地位較低的庶妃,甚至還有很多都是宮女。像仁宗時期的郭貴妃,倒是一個另類。
明朝殉葬方式主要是自縊和絕食,有些不願殉葬的則採取強制措施,比如毒藥等。
永樂二十二年,成祖崩於太和殿,仁宗親選殉葬宮女妃嬪三十餘人,其中有兩個北韓族人:韓氏和崔氏。殉葬開始前,先讓三十餘人在太和殿外用餐,寫信給家人道別、與身邊眾人道別。之後依次排隊,把她們帶進太和殿成祖梓宮前,殿內放有三十多張小床,上面懸掛著自縊的繩子,眾人站於小床前,仁宗入內與殉葬眾人一一告別。
在仁宗與韓氏告別時,韓氏跪倒於地,苦求仁宗讓她回國奉養老母,仁宗不許,並下令即時殉葬。韓氏與眾人被迫站上小床,將脖子伸入繩套之內,韓氏臨去前對著站在身旁的乳母道:娘,吾去!娘吾去!話音未落,站在小床後的太監立馬抽掉小床,以強制手段,令三十餘名宮女妃嬪殉葬。
據統計,明朝五位皇帝(洪武帝、永樂帝、洪熙帝、宣德帝、景泰帝)的殉葬人數加起來超過一百人,這些宮女嬪妃,生前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卻偏偏要為皇帝殉葬,死後所享有的殊榮也不過是追諡,分享一點皇帝的香火而已。至於說到仁宗郭貴妃,她是開國功臣郭英的孫女,並且已為仁宗生下了三個皇子,身份又是不需要殉葬的貴妃,可為什麼也在殉葬行列呢?這一點正史沒說得清楚,只說她是自願為仁宗殉葬的。
可問題是真有這樣的真愛嗎?郭貴妃有多愛仁宗,我們不清楚,但怕死求生這是每個人的天性,況且又是已有三個兒子要照顧的郭貴妃,實在是不合理。
不過考慮到她是第一個殉葬的,或許和當時手握重權的仁宗張皇后有關,畢竟郭貴妃比起張皇后來,更受明仁宗的寵愛。現在明仁宗已死,張皇后趁著權力中空之時,以此機會剷除情敵也不是不可能的。
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宮變中,方皇后趁嘉靖昏迷不能治事之時,假造聖旨,將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以私刑凌遲處死,除了兩個情敵。所以張皇后謀害郭貴妃一說,也未必不是空穴來風,畢竟女人的妒忌心一發作起來,那是大得足以嚇死人的。
關於明朝嬪妃的殉葬,明史因為各種原因,都不敢寫得過於詳盡。不過在北韓使臣所寫的《李朝實錄》中,則有著成祖時期,妃嬪殉葬的詳細過程。
明朝的妃子殉葬一般都是沒有子女或者地位較低的庶妃,甚至還有很多都是宮女。像仁宗時期的郭貴妃,倒是一個另類。
成祖去世,殉葬妃嬪之慘烈明朝殉葬方式主要是自縊和絕食,有些不願殉葬的則採取強制措施,比如毒藥等。
永樂二十二年,成祖崩於太和殿,仁宗親選殉葬宮女妃嬪三十餘人,其中有兩個北韓族人:韓氏和崔氏。殉葬開始前,先讓三十餘人在太和殿外用餐,寫信給家人道別、與身邊眾人道別。之後依次排隊,把她們帶進太和殿成祖梓宮前,殿內放有三十多張小床,上面懸掛著自縊的繩子,眾人站於小床前,仁宗入內與殉葬眾人一一告別。
在仁宗與韓氏告別時,韓氏跪倒於地,苦求仁宗讓她回國奉養老母,仁宗不許,並下令即時殉葬。韓氏與眾人被迫站上小床,將脖子伸入繩套之內,韓氏臨去前對著站在身旁的乳母道:娘,吾去!娘吾去!話音未落,站在小床後的太監立馬抽掉小床,以強制手段,令三十餘名宮女妃嬪殉葬。
據統計,明朝五位皇帝(洪武帝、永樂帝、洪熙帝、宣德帝、景泰帝)的殉葬人數加起來超過一百人,這些宮女嬪妃,生前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卻偏偏要為皇帝殉葬,死後所享有的殊榮也不過是追諡,分享一點皇帝的香火而已。至於說到仁宗郭貴妃,她是開國功臣郭英的孫女,並且已為仁宗生下了三個皇子,身份又是不需要殉葬的貴妃,可為什麼也在殉葬行列呢?這一點正史沒說得清楚,只說她是自願為仁宗殉葬的。
可問題是真有這樣的真愛嗎?郭貴妃有多愛仁宗,我們不清楚,但怕死求生這是每個人的天性,況且又是已有三個兒子要照顧的郭貴妃,實在是不合理。
不過考慮到她是第一個殉葬的,或許和當時手握重權的仁宗張皇后有關,畢竟郭貴妃比起張皇后來,更受明仁宗的寵愛。現在明仁宗已死,張皇后趁著權力中空之時,以此機會剷除情敵也不是不可能的。
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宮變中,方皇后趁嘉靖昏迷不能治事之時,假造聖旨,將端妃曹氏和寧嬪王氏,以私刑凌遲處死,除了兩個情敵。所以張皇后謀害郭貴妃一說,也未必不是空穴來風,畢竟女人的妒忌心一發作起來,那是大得足以嚇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