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之溪
-
2 # 環球網
問題中所說的一戰之前的德國,其全稱為德意志帝國,如果將先前的神聖羅馬帝國算作是德意志第一帝國的話,一戰之前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可以稱作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1862年,代表當時的資產階級與地主貴族的俾斯麥成為了普魯士首相。由於上臺之後俾斯麥提出了透過武器與戰爭實現德國統一的政策,人們將其稱為“鐵血宰相”。
在“鐵血宰相”的帶領下,普魯士王國先後經歷了普丹戰爭、普奧戰爭以及普法戰爭,最終實現了德意志帝國的統一。
普丹戰爭
1864年,普魯士以丹麥違反協定、擅自吞併日德蘭半島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為藉口,聯合奧地利向丹麥發動戰爭。之後丹麥戰敗,普魯士與奧地利簽署了《加斯泰因條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地區被普魯士與奧地利分而治之。普丹戰爭是德意志走向統一的開端。
普奧戰爭
1866年,普魯士以奧地利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管理不善為藉口,誘使奧地利對其發動戰爭。最終,奧地利戰敗,普魯士建立了有其主導的北德意志邦聯。普奧戰爭加速了德意志走向統一的程序。
普法戰爭
1870年7月,普魯士的首相俾斯麥因西班牙王位繼承的問題觸怒法國,法國因此向普魯士宣戰,普法戰爭爆發。戰爭以普魯士勝利而結束。同時,普魯士實現了德意志的統一,並且取代法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的霸主。
1871年1月18日,在經歷了普法戰爭勝利之後的普魯士國王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稱帝,德意志實現了統一。
公元前在現代德國境內就居住著現代德華人的祖先一日耳曼人。在後來雖著社會進步,文明的發展進而漸漸形形成了部落,再往後,為了抵禦其他民族的壓迫,進而形成部落聯盟,到了一干几几年,有了國家的雛形,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雖著國家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地方割據勢力,最後分裂成了很多中小囯家,其中普魯士和奧地利最強,但十八世紀普魯士岀玩現了一個政治強人卑斯麥,號稱鐵血宰相用極具實用的手段統一了很多小國,又在歐洲大國之間合縱聯橫擊敗法國,吞併了實力也很強的奧地利,完成了初步統一,但認有很多日爾曼人生活的地方沒有進入德意志的懷怉,但卑斯麥老去了,繼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容不下他,換上了史裡芬,並制定了瘋狂的史裡芬計劃。後來史裡芬還未實施他的計劃,就病亡了。他的繼任者小毛奇就按照這個計劃擴軍備戰,直至一戰暴發,但在軍力配製上,他將主要作戰和防守的地方的兵力配製調了個各。這也是一戰德國失敗的一個原因之_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