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叢讀
-
2 # 水寒先生
分封制是周王朝建立時的一個政治制度,所謂大分八百諸侯,把一些伐紂有功之人和一些影響商朝遺臣,按不同的爵位分到各地,再用一套禮法把這些等級規範起來,約束這些分封之臣的行為,已達到治理天下的目的。
分封制又可稱為王權制度,分封制的作用,就是把黃帝時期形成“王天下”的思想擴充到了力所能及的地方,使天下所及都周王朝這個中央政權形成了向心力,如果黃帝時代是王權政治思想的萌芽,而夏,商還是王權思想的雛形,到了周王朝這裡已經開始形成規範,中華文明的版圖正式確立。
說到分封制,大家都知道是周代才有的,所以商代的制度就不是分封制,而是方國制。通俗的說分封制的國君都是周天子賞賜的地盤,目的是讓他們來防守不在周王室分封體系內的所謂夷狄。而商代的方國制呢,更像是城邦聯盟,商國是這裡面的盟主,那時候周國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弟,我們不說它是部落聯盟是因為部落已經聯合成了小的方國,而這些方國的領地不是商王封的,所以附屬程度比較有限,力量對比上也不一定商朝一直能強下去,肯定商朝在被周滅亡之前,也有別的方國挑戰過它。
而內容上,兩者肯定是不同的,商朝的方國只是在盟主帶領下共同禦敵,各國的等級劃分不太明顯,各方國與商國也沒有明顯的依附和血緣關係。而周朝封的最多的就是同姓諸侯,還有功臣那些,即便不是同姓的,也要聯姻,所以周王和各諸侯國除了領主關係外,還有叔侄關係或者是舅甥關係,當然諸侯國之間也相互聯姻,比較明顯的就是秦國、晉國和楚國。分封制,肯定首先是將土地分封給各諸侯,然後按照宗法制進行繼承,各諸侯呢要隨從周王作戰,要向周王朝覲,繳納貢賦,保衛周王室不被夷狄侵犯。
至於作用,那就是保障了周王室的穩定,使華夏文明不至於被夷狄打斷,還能開疆擴土,也比以前的方國聯盟制使各國進一步加強了聯絡,有利於統一國家的形成,而後來的中央集權制在分封制的基礎上則是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