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 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形成冰期。特別是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大冰期內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氣候冷暖交替和冰蓋規模的擴充套件或退縮時期,這種擴充套件和退縮時期即為冰期和間冰期。
在地球發展史上有冰期的時間只佔整個地球歷史時期的10%左右,而絕大部分時間是處於溫暖期。已被確認的大冰期有以下幾次。
1. 新太古代大冰期:是已知地球上最早的大冰期。以加拿大南部和美國大湖區西部的休倫群高幹達組冰磧層為代表,該地層年代為距今27~23.5億年前。另外,在南非、澳洲西部、印度都有這次冰期的產物。這次大冰期持續約4000萬年。
2. 前寒武紀大冰期:約距今9.5~6.15億年前的一次影響廣泛的大冰期。其遺蹟除南極大陸尚未發現外,世界各大陸的許多地方都有儲存,並多被非冰川沉積岩層所隔開,表明該冰期是多階段性的。最早發現於蘇格蘭、挪威,此後在中國、澳洲、非洲、格陵蘭和北美相繼發現。以挪威北部芬馬克的冰磧岩為其代表。在中國則為震旦系底部帶擦痕的南沱冰磧層,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等處。
3. 早古生代大冰期:發生在奧陶紀晚期至志留紀早期的大冰期。約距今4.6~4.4億年前,有人認為可能延續到泥盆紀晚期(3.6 億年前)。其混磧巖見於法國、西班牙、加拿大、南美、北非及蘇聯新地島。北非的冰磧岩露頭極佳,並儲存有若干冰川地貌的遺蹟,如儲存極好的冰壅構造、鼓丘、蛇形丘和砂楔等地形。
4. 晚古生代大冰期:發生在石炭紀中期至二疊紀初期的一次冰期。當時全球氣溫普遍下降,形成大面積的冰蓋與冰川,持續時間長達8000萬年,是地球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大冰期。見於印度、澳洲、南美、非洲及南極大陸的邊緣。澳洲東南部和塔斯馬尼亞島是這次大冰期冰川作用最強的地區。
5. 晚新生代大冰期:是地球歷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自新第三紀出現冰期與間冰期交替,一直延續至今。早在漸新世南極就開始出現冰蓋,中新世中期冰蓋已具規模,是最早進入冰期的地區。第四紀初期的冰期環境波及全球,中期達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紀冰期。當時,北半球有兩個大冰蓋,
冰期地球表面覆蓋有大規模冰川的地質時期,又稱為冰川時期。兩次冰期之間唯一相對溫暖時期,稱為間冰期。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紀冰期。 地球在40多億年的歷史中,曾出現過多次顯著降溫變冷,形成冰期。特別是在前寒武紀晚期、石炭紀至二疊紀和新生代的冰期都是持續時間很長的地質事件,通常稱為大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大冰期內又有多次大幅度的氣候冷暖交替和冰蓋規模的擴充套件或退縮時期,這種擴充套件和退縮時期即為冰期和間冰期。
在地球發展史上有冰期的時間只佔整個地球歷史時期的10%左右,而絕大部分時間是處於溫暖期。已被確認的大冰期有以下幾次。
1. 新太古代大冰期:是已知地球上最早的大冰期。以加拿大南部和美國大湖區西部的休倫群高幹達組冰磧層為代表,該地層年代為距今27~23.5億年前。另外,在南非、澳洲西部、印度都有這次冰期的產物。這次大冰期持續約4000萬年。
2. 前寒武紀大冰期:約距今9.5~6.15億年前的一次影響廣泛的大冰期。其遺蹟除南極大陸尚未發現外,世界各大陸的許多地方都有儲存,並多被非冰川沉積岩層所隔開,表明該冰期是多階段性的。最早發現於蘇格蘭、挪威,此後在中國、澳洲、非洲、格陵蘭和北美相繼發現。以挪威北部芬馬克的冰磧岩為其代表。在中國則為震旦系底部帶擦痕的南沱冰磧層,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等處。
3. 早古生代大冰期:發生在奧陶紀晚期至志留紀早期的大冰期。約距今4.6~4.4億年前,有人認為可能延續到泥盆紀晚期(3.6 億年前)。其混磧巖見於法國、西班牙、加拿大、南美、北非及蘇聯新地島。北非的冰磧岩露頭極佳,並儲存有若干冰川地貌的遺蹟,如儲存極好的冰壅構造、鼓丘、蛇形丘和砂楔等地形。
4. 晚古生代大冰期:發生在石炭紀中期至二疊紀初期的一次冰期。當時全球氣溫普遍下降,形成大面積的冰蓋與冰川,持續時間長達8000萬年,是地球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一次大冰期。見於印度、澳洲、南美、非洲及南極大陸的邊緣。澳洲東南部和塔斯馬尼亞島是這次大冰期冰川作用最強的地區。
5. 晚新生代大冰期:是地球歷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自新第三紀出現冰期與間冰期交替,一直延續至今。早在漸新世南極就開始出現冰蓋,中新世中期冰蓋已具規模,是最早進入冰期的地區。第四紀初期的冰期環境波及全球,中期達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紀冰期。當時,北半球有兩個大冰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