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2年的可樂冰
-
2 # 喜之郎觀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第一,文化差異的原因,西方的文化主線是自由,個性。我們的國家文化是禮,儀,恭,儉,讓。文化差異巨大。 第二,電影質量比較差,核心技術掌握在西方國家手裡面,我的電影起步晚,現在用錢是解決不了的。
-
3 # 傑13325678
第一,文化差異,價值觀差異有點大。第二,中國電影的所謂投入,都放演員上面,對其他毫不關心,如果把演員的身價拉到一樣,其實中國投入比外國差太多,這是資本為王的天下。第三,題材的侷限性和廣電局有關。第四,外國推廣的渠道沒打通,而且意識形態導致偏見無法消除,過往的刻板印象已經把中國電影定格。第五,中國的電影只拍商業片,無追求,高度決定成就。
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是時候,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回答,或許能解答所謂的電影市場不景氣現象
先來看看幾個資料
1.《白夜追兇》登陸Netflix成功打入歐美主流平臺。Netflix的背後,是滲透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渠道和客群
2.泰國的youtube區《微微一笑很傾城》的點播甚至超越了泰國同期電視劇一集播放量高達300多萬,甚至連中國的寶島‘’臺灣‘’的聊天格的議論量都達到100萬+
3.當然還有《三生三世》等等
我說這個的目的是想說,中國最近幾年開發的市場大多都是電視劇的市場,其實這也非常好理解,電視劇不會虧,因為電視劇有廣告啊,各個電視臺、各個網路平臺都可以來錢回本。
但是電影,就算是用當紅的小鮮肉、小花來演,也有可能會黑掉,因為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產電影直接在網路平臺上看了就好了,那麼這個虧損的錢誰來彌補呢。
所以也就造成了,中國的電影市場萎縮,畢竟我們不是美國好萊塢,不管怎麼投錢,有好萊塢的口碑和演員在,幾億美金都能回本,我自然也是希望國內的電影市場能夠發展興盛,不過如今看來有點難,錢這東西看似很俗,但商人重利,不可能做虧本的買賣,沒有投資就沒有拍攝。
不過電視劇的興盛發展或許是文化輸出的另一種方式,和電影不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