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跑步、爬山等運動時,如果運動強度過大或姿勢不正確,往往會對膝蓋造成損傷。其中,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部位的疼痛。具體位於膝蓋骨(髕骨)前下方一個叫髕腱韌帶的地方。主要原因是跑步時大腿肌肉反覆收縮,使膝關節重複地彎曲、伸直,造成髕腱韌帶承受的壓力過大。當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容易引起髕腱韌帶的細微損傷,長此以往可以產生區域性的無菌性炎症,以及髕腱的變性、變脆,甚至發生撕裂。剛出現“跑步膝”時,病人只是在跑步之中或跑步之後感到痛,每當坐下並伸直腿時疼痛加重;如果患肢長時間維持某個位置,則可以出現關節僵硬,但很少出現關節疼痛。如果髕腱韌帶處出現疼痛,即應減少運動量;疼痛比較嚴重的應該停止跑步2~4周,同時口服一些抗炎藥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除此之外,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區域性冷敷。疼痛明顯時,可用小冰塊或浸過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日2~3次,每次5~15分鐘。二、自我牽拉。牽拉大腿後肌群:面向陽臺站立,抬起一腿,將腳跟放在陽臺上,儘量伸直膝關節。上身緩慢地向前彎曲,直到大腿後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10秒鐘,然後放鬆還原,重複壓腿4~6次。兩腿交替進行。牽拉小腿後肌群:面向牆站立,兩腳前後分開,前腿彎曲,後腿伸直,腳掌著地(不要抬腳跟),雙手掌撐在牆上。上身不動,腰及臀部向前下方運動,直到小腿後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10秒鐘,然後放鬆還原,重複4~6次。兩腿交替進行。牽拉大腿前肌群:右腿單腳站立,右手扶桌子或陽臺,左腿向後屈曲膝關節,用左手握住左腳,並向左臀部牽拉,直到大腿前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同樣10秒鐘,然後放鬆還原,重複4~6次。兩腿交替進行。由於公路路面比較硬,跑步時對膝蓋的衝擊比較大,特別容易出現膝蓋疼痛的問題。其原因包括:跑前沒有熱身運動;公路路面比較硬,跑步時對膝蓋的衝擊比較大;關節、腿部力量普遍不足的原因;跑步的姿勢不正確;解決方法:跑前作好各個關節和韌帶的熱身活動,氣溫低時注意膝部保暖;穿厚底彈性好的鞋,如:馬拉松鞋或者是跑步鞋;加強腿部力量練習,如:短距離的加速跑、跳繩、蹲牆根(膝近似90度,背靠牆,手前伸,堅持數十秒至兩分鐘,分兩到三組)、蹲起(分三組,每組50個);跑步時應慢跑,儘量平穩,落地輕,步子小一些;有條件儘量在跑道上跑。(以上整理自水木社群)
在進行跑步、爬山等運動時,如果運動強度過大或姿勢不正確,往往會對膝蓋造成損傷。其中,最常見的是膝關節部位的疼痛。具體位於膝蓋骨(髕骨)前下方一個叫髕腱韌帶的地方。主要原因是跑步時大腿肌肉反覆收縮,使膝關節重複地彎曲、伸直,造成髕腱韌帶承受的壓力過大。當這種壓力達到一定程度後,容易引起髕腱韌帶的細微損傷,長此以往可以產生區域性的無菌性炎症,以及髕腱的變性、變脆,甚至發生撕裂。剛出現“跑步膝”時,病人只是在跑步之中或跑步之後感到痛,每當坐下並伸直腿時疼痛加重;如果患肢長時間維持某個位置,則可以出現關節僵硬,但很少出現關節疼痛。如果髕腱韌帶處出現疼痛,即應減少運動量;疼痛比較嚴重的應該停止跑步2~4周,同時口服一些抗炎藥物,如布洛芬、芬必得、消炎痛等。除此之外,採取適當的防治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一、區域性冷敷。疼痛明顯時,可用小冰塊或浸過冷水的毛巾,敷在疼痛的地方,每日2~3次,每次5~15分鐘。二、自我牽拉。牽拉大腿後肌群:面向陽臺站立,抬起一腿,將腳跟放在陽臺上,儘量伸直膝關節。上身緩慢地向前彎曲,直到大腿後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10秒鐘,然後放鬆還原,重複壓腿4~6次。兩腿交替進行。牽拉小腿後肌群:面向牆站立,兩腳前後分開,前腿彎曲,後腿伸直,腳掌著地(不要抬腳跟),雙手掌撐在牆上。上身不動,腰及臀部向前下方運動,直到小腿後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10秒鐘,然後放鬆還原,重複4~6次。兩腿交替進行。牽拉大腿前肌群:右腿單腳站立,右手扶桌子或陽臺,左腿向後屈曲膝關節,用左手握住左腳,並向左臀部牽拉,直到大腿前面的肌肉有被牽拉的感覺,保持這一姿勢同樣10秒鐘,然後放鬆還原,重複4~6次。兩腿交替進行。由於公路路面比較硬,跑步時對膝蓋的衝擊比較大,特別容易出現膝蓋疼痛的問題。其原因包括:跑前沒有熱身運動;公路路面比較硬,跑步時對膝蓋的衝擊比較大;關節、腿部力量普遍不足的原因;跑步的姿勢不正確;解決方法:跑前作好各個關節和韌帶的熱身活動,氣溫低時注意膝部保暖;穿厚底彈性好的鞋,如:馬拉松鞋或者是跑步鞋;加強腿部力量練習,如:短距離的加速跑、跳繩、蹲牆根(膝近似90度,背靠牆,手前伸,堅持數十秒至兩分鐘,分兩到三組)、蹲起(分三組,每組50個);跑步時應慢跑,儘量平穩,落地輕,步子小一些;有條件儘量在跑道上跑。(以上整理自水木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