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凝媽悟語
-
2 # 胡夢春雪
如果寶寶是媽媽帶,那在寶寶認知世界裡第一個就是媽媽了,第一次開口學說話大慨可能也是媽媽吧(因人而異),有一句俗話是誰照顧給誰親,也很親呢一個人,有時候他看不到你他就會感覺少些,沒有安全感,還有一種特別依賴人,好想大人每時每刻都陪在身邊,一步也離開。另一種是好奇心,剛剛學會說話所以說就會無緣無故多喊幾聲媽媽,小孩的世界很奇妙對於他們世界很奇妙
-
3 # 二胎孩他媽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寶寶。我家寶寶有時候就是引起媽媽的關注,只要媽媽迴應,他就挺開心。後來大一點的時候,是因為無聊和好玩,就是想喊,喊了,收到迴應後,好像受到了安慰。
很多孩子都有這個現象,寶寶喊媽媽,問他“有事嗎?”孩子又說沒事,還是忍不住喊,好像養成習慣了一樣。一般來說,寶寶喊媽媽可能有下面幾個情況。
尋求關注如果媽媽在忙著做一件事情,沒有關注寶寶,寶寶就會感覺媽媽忽視了他,喊媽媽想讓媽媽對他進行關注。如果每次喊媽媽,媽媽都會回答,寶寶感到了媽媽的迴應,認為只有喊媽媽,媽媽才會理他,否則不會關注他。當寶寶形成這樣的心理狀態時,就會習慣性的喊媽媽。
媽媽可以停止手上的工作,問寶寶是不是想媽媽陪伴他,是不是想和媽媽一起玩,如果正好有時間就給寶寶最好的陪伴,如果沒有時間,就告訴寶寶大約等多長時間,媽媽就可以陪他,給他一個預期。寶寶就知道被媽媽理解了,就會學會等待。
好奇心寶寶可能比較無聊,對喊人這件事感覺很好奇,看看他喊媽媽,媽媽是什麼表示,是回答還是不理睬,如果媽媽總是迴應他,他就感覺很有趣,就會不停地透過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打發自己的無聊。
媽媽不必每次都回應,如果寶寶發現媽媽並不回答自己,喊媽媽就變成一個人的遊戲,感覺沒意思,就不再叫媽媽了。
學語言如果寶寶正處於學習語言的階段,他只不過在學習語言,透過反覆的練習掌握喊人的語言。有時候寶寶自己玩得很開心,不需要媽媽的關注和陪伴,自言自語地喊人,所以不需要對他關注,讓他喊就可以,他自己會感到快樂。
當發現不迴應寶寶,寶寶著急時,就蹲下來,和寶寶進行溝通,找出一個問題,問他是不是想做一些事。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可能自己說不出來,只能靠提問的方式來解決。
總之,寶寶無緣無故的大人說話,是一種常見現象,我們要分析其中的動機,做出恰當的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