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奈懶惰的園丁
-
2 # 笑似花解語ID
太平邪教和外華人聯手打我們華人,如果不是他們,日本不可能趁機發動戰爭,英國也不會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俄國也不會趁機奪中國土,並嚴重消耗了大清的國力,所以太平天國是罪魁禍首。沒有這個邪教,我們華人依然是世界級大國!
-
3 # 貞觀防務
首先,與國家內戰不同,英法以及其他列強的侵略都是突然的,清軍很難有時間集結大規模軍隊加以對抗,列強也大多數不會與清朝打持久戰,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他國對清朝的侵略戰爭都沒有超過半年,國內基礎設施較差,軍隊駐紮地相對分散的清朝軍隊自然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將幾十萬部隊集結在前線。
相對的,與太平天國的戰爭則持續了13年之久,如此長的時間清朝自然有餘力能將所有能調集來的軍隊調集到南方作戰。1856年後清朝部隊陸續到達集結也證明了時間因素對於清朝集結大規模軍隊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太平天國和英法等列強性質的不同也是清朝寧願賠償也不拿出幾十萬部隊對抗英法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國要的是政權,英法列強只需要賠償和在遠東的影響力,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
4 # 達摩說
在洋務運動之前,清廷是真想拿出幾十萬兵來對抗外敵,但問題是,清軍的機械化程度太差了,無法在短時間內調動、集結那麼大規模的部隊。
所以,我們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經常看到的情況是,列強倚仗強大的海軍,在中國漫長的東南海岸線上遊弋,伺機尋找戰機,而清朝各地督撫和駐防部隊又沒有電報,只能先以快馬加急的形式將戰報呈送皇帝,待皇帝決策後再行調集部隊時,最起碼也要五六天,估計敵軍早已破城或再次藉助海軍直奔下一個戰略要地了。
而當敵軍破城的訊息傳來,皇帝又要調集其他地方的精銳部隊,但中國地域廣大,各地部隊的集結能力又不同,最重要的是機械化能力幾乎沒有,於是各路軍隊無法同時投入戰場,而是在狂奔數省後,一個接一個地投入戰場,就像沒有握成拳的手指頭,一個個地被敵人輕鬆擊潰,本來是一場大會戰,就這樣被打成了添油戰術。
但太平天國則不同,太平天國的機械化水平與清軍一樣,都是0,甚至還不如清軍,所以清軍可以從容地投入兵力去對敵。
更何況,在清廷看來,相比於列強只是要錢要貿易權,太平天國直接針對清廷,威脅顯然更大,所以更要拼命去打了。
回覆列表
答案很簡單啊,因為沒有海軍。英法掌握制海權,可以集中兵力登陸打擊中國沿海任意地點。而當時的清王朝沒有電話沒有飛機鐵路汽車,想要完成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兵力的集結和戰鬥準備沒有幾個月是不可能的,這麼長時間仗都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