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離子

    李世民的名字由來還真有歷史記載,出自《新唐書·本紀第二·太宗》,原文是這樣的:

    方四歲,有書生謁高祖曰:“公在相法,貴人也,然必有貴子。”及見太宗,曰:“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書生巳辭去,高祖懼其語洩,使人追殺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為神。乃採其語,名之曰世民。

    也就是說,李世民在4歲的時候,李淵遇到一個書生,善於看相,書生看了李淵幾眼說:“您是個貴人,您這樣的貴人肯定有個貴子。”然後再看李世民,就說:“這就是那個貴子,龍鳳之資,天日容貌,到20歲以後,肯定可以濟世安民!”說完就離開了。

    李淵嚇了一身冷汗,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當時的他是唐國公,是隋朝的官員,如果讓其他人知道他和兒子有天子相,豈不是惹來殺身之禍,於是李淵就叫人去追殺那個書生,但是卻找不到了。

    但是覺得剛才書生說的一番話很受用,於是給自己這個兒子起名李世民。

    李淵哪裡知道,這個李世民不光能濟世安民,還能弒兄殺弟,最後還把自己給架空成了太上皇。

    其實這個傳說,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後來掌握了權力後杜撰出來的,除了他名字的由來,《新唐書》還記載了李世民出生的時候,居然有兩條龍在他家門口嬉戲,三天後才離開。

    這肯定是假的,咱不說龍這種動物到底有沒有,就算有,就算閒著沒事來李家門口打三天架,你當時任大隋皇帝的楊堅傻呢還是瞎呢?天生異象,李世民的小命兒能保得住?

    所以,這個故事和李世民名字由來的記載可以說是杜撰出來的,至於他的名字由來,和現在父母親給自己家孩子起名的過程差不多,給予了孩子厚望,想讓自己的大兒子建功立業,讓二兒子濟世安民,也許就是這麼簡單,沒那麼多神神叨叨的故事。

  • 2 # 劉坤忠120

    李世民這個名字是他爹李淵取的吧,李世民出世李淵還沒當皇帝吧,冪冪之中名就是命也,之於他當不當皇帝,有什麼成就和貢獻與名字完全是一種巧合。

  • 3 # buku666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父母有了孩子,都希望自己孩子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尤其是男孩,更是寄予父母更大理想。所以父母給孩子起名字都費盡心機,試圖能起出一個能體現父母心願的好名字。

    李淵一家也算在隋朝有地位的,所以給次子起名李世民,從發音到含義都過得去,這也是情理之中的吧。恐怕當時也不一定想到後來能真能當成皇帝,也不一定會想到後來真能成為一代明君吧。至於後來對名字牽強附會解釋那純粹屬於給皇帝溜鬚的文人的杜撰。當你是平庸人的時候,你的出生和名字再奇特也是平凡的,當你成了君主或者名人偉人的時候,你本來的東西再平凡也會變成了奇特。當了君主,你出生時什麼驚雷啊,祥雲啊,都會有了。

    其實李世民這個名字本來很一般。我身邊就有劉世民、張世民、王世民,沒人把他們和拯救人民恩澤百姓聯絡必然的起來,或者聯絡起來也只是那麼一想而已,實現不實現則是另一回事。所以與其說是李世民名字特殊,不如說是李世民作為皇帝社會歷史地位特殊,是在他做皇帝期間做的貢獻特殊。

    漫長的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開始,有昏君有暴君有庸君。但是像李世民這樣的明君比較少。李世民在位期間,善於用人,勇於納諫,輕徭薄賦,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平定叛亂,四夷歸服。廣大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所以後世普遍對李世民比較稱讚,比較認為是少的明君。

    李世民,與其說是得到普世親民的名字,不如是得到了普世親民的名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在某種介質之中,速度能否超過光速(299792458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