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略論

    埋伏戰即引誘敵軍進入我方預設陣地,突然發起攻擊對敵軍形成夾擊甚至包圍,最終達到殲滅或者重創敵軍的目的。重點在於出其不意,打擊敵軍較為薄弱的側翼甚至背後。這種戰術一般見於戰役級別甚至更低的層面。

    對於東線戰場,包括龍德施泰特元帥和曼施坦因元帥在內的許多高階將領都提出了類似“埋伏戰”的後發制人的戰略。這一方案規模遠比一般的“埋伏戰”要宏大數十倍,即蘇軍的主攻方向上做遲滯性的戰略撤退,以暫時放棄某些極具吸引力的戰略要點來吸引蘇軍主力大舉推進,使其誤以為德軍當面的防線已經崩潰,於此同時將絕大部分的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集中於蘇軍突入方向的兩翼,當然這兩翼要堅決的頂住蘇軍的進攻,讓蘇軍在德軍防線裡形成一個巨大的突出部,在德軍正面的抵抗使得蘇軍進攻兵力得到相當消耗後,德軍裝甲部隊從兩翼發起決定性的鉗形攻勢,一舉切斷突入蘇軍的後路,包圍殲滅之。此舉同樣是強調出其不意和決定性進攻敵軍的側翼和背後。

    事實上這一方法德軍在戰役層面上經常使用,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但是卻沒有在戰略層面上使用,如此規模龐大的戰略意圖,不僅是投入一兩個集團軍群,而且戰略後撤的區域也將是廣大的,這將是關係東線命運的決戰!

    這一計劃本身並無多少複雜之處,實施它有兩個關鍵的前提,一是希特勒是否願意暫時放棄大片的已佔領的領土;二是希特勒是否願意收縮其他防線,冒一定風險儘可能的集中出強大的反擊兵力。毫無疑問希特勒不會同意上述的舉措,他絕不允許他的部隊不經過激烈抵抗就放棄那些有價值的地域,哪怕是暫時撤退也不行,斯大林格勒、高加索都是先例;同時他也不敢在其他防線冒一定的風險,以抽調出預備隊。所以這一後發制人的戰略構想根本不可能實現,幾乎所有的德軍將領提出的撤退以縮短防線以便進行反擊的建議都遭到希特勒的否決。

    當然這一設想是在1943年及以前德軍在東線的戰鬥,1944年以後德軍已經沒有兵力來實施如此規模的會戰了,大量的兵力被分散在了義大利和西線用於防禦盟軍的即將發起的登陸行動,東線的兵力已經大不如前,連單純的防禦都不夠。這也是為什麼德軍在被蘇軍擊潰後無力發起區域性的反擊的原因,況且撤退最後的都是機動性差的德軍步兵師,而進行追擊的是蘇軍精銳的裝甲部隊,在毫無掩蔽而言的平原上,步兵部隊根本無法抵抗坦克,更別談什麼埋伏了。

    東線戰場同我們國內戰場不一樣,很少利用地形來進行埋伏或者側翼包抄,基本上是運用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來達到上述目的的。

  • 2 # 島主說事

    二戰時期德軍從蘇聯後撤的時候為什麼不打一場埋伏戰?這個問題提得很有建設性,如果希特勒當時知道肯定要請你當軍師。問題是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失利後,德軍根本沒有能力再打一次像樣的反擊戰,曼施坦因當時非常想收縮戰線誘敵深入,怎奈希特勒不讓、蘇軍根本也不給德軍準備的時間。

    一方面,既然是後撤,德軍就已經失去了戰場主動權。

    對德軍來說,想打贏蘇德戰爭只有那麼僅有的兩次機會,一次是莫斯科戰役,一次是斯大林格勒戰役,而莫斯科戰役是德軍奪取東線戰場勝利的最有利機會,因為那時蘇軍還沒有掌握如何應對閃擊戰的有效方式方法,到斯大林格勒戰役時,蘇軍已經有能力與德軍抗衡了。

    之所以史學家們把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蘇德戰爭的分水嶺,而不是莫斯科戰役,就是因為這場戰役使德軍喪失了戰場主動權。又由於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德軍的裝甲部隊損失殆盡,等於喪失了最後一戰的資本,即使德軍有能力在撤退過程中打一場埋伏戰,可對蘇軍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因為這時,蘇軍已經具備應對德軍任何進攻的實力,包括裝甲坦克的進攻和空中的打擊。

    原因就在於,從1942年開始,蘇軍就在著手從數量和質量上進行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頻繁地組建坦克集團軍與德軍裝甲部隊抗衡,大量的改組集團軍編制系列,使突擊集團軍和近衛部隊與德軍的黨衛軍和甲級師團較量,其戰鬥力早已今非昔比。

    從這個層面講,庫爾斯克戰役以後,德軍完全沒有招架之功,能夠全身而退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可這個目標他們最終也沒做到,在蘇軍接連不斷的十次斯大林打擊行動中,其打擊力量逐漸被消耗掉了。

    另一方面,對蘇軍反十次大規模打擊來講,小規模的伏擊戰已經沒有任何作用。

    翻開蘇德戰爭的各場戰役,每一場都是集團軍以上規模的大兵團作戰,而對德軍來說,以裝甲坦克的進攻是其主要作戰樣式,但庫爾斯克戰役以後,德軍的裝甲主力基本喪失進攻的能力,想打一場有影響 伏擊戰完全依靠僅存的步兵主力和黨衛軍來進行,可面對蘇軍強大的反擊力量,德軍的兵力顯得非常短缺。

    實際上,從1943年底開始,蘇軍的十次打擊行動就已展開,而且每一次打擊都是經過精心準備和預先籌劃的,可以說這十次打擊是一環套一環,一次比一次精準有效,先南北兩線後在第五次巴格拉季昴戰役中一舉擊潰德軍主力中央集團軍群,從而將德軍完全攆出了蘇聯境內。

    而對德軍來說,即使在撤退途中,仍然面臨著戰線太長兵力不足和補給短缺的難題,離了裝甲坦克就打不了仗,沒有燃油和補給就難以作戰,這個短板問題從戰爭打響直到戰爭結束一直都沒有很好地解決,這才是德軍失敗的最重要原因。

    從上面分析看出,德軍在撤退過程中也並不是沒有想到集中兵力抗擊蘇軍反攻的事,而是兵力不足和補給困難嚴重影響到了指揮和戰略部署,而就蘇軍接連不斷的反攻來說,德軍根本也沒有時間去做反擊準備。直到蘇軍攻佔柏林,德軍仍然在外有幾百萬部隊七零八落分散在各地,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指揮和各種保障困難,即使勉強組織一次有影響的伏擊戰,也只是用較少的兵力暫時阻止蘇軍的進攻,卻根本無法改變最終失敗的命運。

  • 3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埋伏戰沒有那麼好打的,埋伏戰對地形、兵力等都有要求,不太適合東線的德軍。

    東線是在平原地形的大機械化兵團作戰,下面是成千上百的坦克,天上是比鳥還多的飛機。這樣的兵力攻防戰,根本就不會透過埋伏戰來改變戰爭結果。

    像平型關戰役,埋伏的只是日軍的後勤部隊。埋伏戰適用於的數量較少的部隊對決,雙方可以透過一場戰鬥就能決定戰役的勝負。可東線打起來就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規模,這樣龐大的規模會戰,根本就不會因為一兩場小股部隊的埋伏而改變結果。

    再說了,任何一支大兵團在運動中,那必然會派出先頭部隊,你埋伏的人數過多,那必然瞞不過先頭部隊的搜尋,如果埋伏的人數太少,那一口也吃不下先頭部隊,後面的主力部隊一上來,雙方還得打成大兵團對決。

    最重要的是,要在東線的大平原上埋伏几十萬人不被發現,這也太看不起偵查飛機了啊,光是這幾十萬人的吃喝拉撒就能暴露了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溫暖治癒的美食電影值得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