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直接沒聯絡甚至刪好友。
在沒發照片之前就聊到沒影的情況,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你聊的話題,不太適合,聊錯了。
國外一位網友就做了一個圖,表明什麼話題比較容易產生“過濾”效應,把你想要聊天認識的物件過濾掉,換言之就是導致他不想和你聊天。
從上往下分別是:
1.普通的閒聊
2.政治議題
3.負面抱怨
4.你的個人興趣
5.涉及“性”的議題
6.涉及“性”且變態的議題
1.普通的閒聊是最容易結交朋友的,一般人剛認識也是停留於這一點,聊聊天氣啊,聊聊明星什麼的,絕對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2.政治議題其實包括一切的宗教、社會等問題,只要聊得不是太深入(一般人也沒有那個知識儲備聊得很深入),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現在你們應該都懂了,春節期間男性親戚之間在聚會聊天時,為什麼大多數都是這種政治經濟社會類的議題了吧。
因為這些話題很容易就聊上,每個人都能哈啦幾句,又無傷大雅。
3.向一個認識沒多久的人抱怨,確實是挺笨的,傳遞負能量確實會讓人感到十分的不爽。
比如:
不好意思,你們情侶之間那點破事,真的沒有我點外賣重要――
但是,適當地抱怨一下生活的不易,吐槽一下日常生活,有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事實上在社交時,原來人與人之間對你的個人喜好都不一定那麼感興趣,比如你和一個不懂足球的人聊足球,不懂遊戲的人聊遊戲,不懂化妝的人聊美容,就等於對牛彈琴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個道理,古人可能早就給我們說明白了。
5.當談到涉及性的話題時,這已經是發照片之後的事了吧,基本上屬於高度過濾的情況了。沒有人什麼比發照片更直接過濾一個陌生人能否成為你的好友。
6.聊到性且變態等私密話題時,應該就是見面之後的事,當初發的“照片”,還是“照騙”,終於揭開了謎底。
其實這6個階段也是我們認識朋友時可以遵循的一個聊天軌跡,首先該聊什麼,之後該聊什麼,這都是很有學問的。一開始劈頭蓋臉就問別人平常有啥喜好、興趣什麼的,一般都會讓人挺難堪,相反,我們應該由淺入深,從比較大眾化的話題慢慢轉到私人的內容,這才是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的聊天方式。
後直接沒聯絡甚至刪好友。
在沒發照片之前就聊到沒影的情況,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你聊的話題,不太適合,聊錯了。
國外一位網友就做了一個圖,表明什麼話題比較容易產生“過濾”效應,把你想要聊天認識的物件過濾掉,換言之就是導致他不想和你聊天。
從上往下分別是:
1.普通的閒聊
2.政治議題
3.負面抱怨
4.你的個人興趣
5.涉及“性”的議題
6.涉及“性”且變態的議題
1.普通的閒聊是最容易結交朋友的,一般人剛認識也是停留於這一點,聊聊天氣啊,聊聊明星什麼的,絕對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2.政治議題其實包括一切的宗教、社會等問題,只要聊得不是太深入(一般人也沒有那個知識儲備聊得很深入),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現在你們應該都懂了,春節期間男性親戚之間在聚會聊天時,為什麼大多數都是這種政治經濟社會類的議題了吧。
因為這些話題很容易就聊上,每個人都能哈啦幾句,又無傷大雅。
3.向一個認識沒多久的人抱怨,確實是挺笨的,傳遞負能量確實會讓人感到十分的不爽。
比如:
不好意思,你們情侶之間那點破事,真的沒有我點外賣重要――
但是,適當地抱怨一下生活的不易,吐槽一下日常生活,有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事實上在社交時,原來人與人之間對你的個人喜好都不一定那麼感興趣,比如你和一個不懂足球的人聊足球,不懂遊戲的人聊遊戲,不懂化妝的人聊美容,就等於對牛彈琴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個道理,古人可能早就給我們說明白了。
5.當談到涉及性的話題時,這已經是發照片之後的事了吧,基本上屬於高度過濾的情況了。沒有人什麼比發照片更直接過濾一個陌生人能否成為你的好友。
6.聊到性且變態等私密話題時,應該就是見面之後的事,當初發的“照片”,還是“照騙”,終於揭開了謎底。
其實這6個階段也是我們認識朋友時可以遵循的一個聊天軌跡,首先該聊什麼,之後該聊什麼,這都是很有學問的。一開始劈頭蓋臉就問別人平常有啥喜好、興趣什麼的,一般都會讓人挺難堪,相反,我們應該由淺入深,從比較大眾化的話題慢慢轉到私人的內容,這才是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的聊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