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無論是聖賢君子,還是普通百姓,或者帝王將相,無不願意得到別人的稱讚,不願意聽到別人批評,這是人的本性,無可厚非。所以,聞過則喜的,古來只有子路一人,就連他的老師孔聖人都沒有做到。
因此,大臣們總提意見,皇帝當然也會煩。即便開明如唐太宗、寬厚如宋仁宗,同樣如此。不過,開明一些的皇帝,雖然聽到大臣提意見會煩,但心裡明白,人家是為自己的江山好,所以雖然心裡煩,但還是會聽下去,說得對的就採納,久而久之,大臣都願意提意見,相當於大家一起想辦法治理國家,國家就會越來越興旺。糊塗一些的皇帝,聽到別人提意見,不但心裡煩,臉上也會煩,急了甚至要罵人打人殺人。這樣下去,沒人敢提意見,國家出了問題也沒人願對皇帝講,國家就會衰弱下去。
下面,講幾個進諫的小故事:
唐時,魏徵以直諫著稱,雖然李世民一般能夠聽進去,但有時也會十分生氣。有一次魏徵直諫讓李世民怒火中燒,回到皇后那裡,狠狠地說“一會兒一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說:“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可見陛下明。”李世民聽了,怒氣全消,魏徵也得以保命。
宋仁宗出名的寬厚,諫臣包拯經常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他臉上。但宋仁宗只是用衣袖擦去,卻不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對仁宗任命溫成皇后的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宋仁宗便改命張堯佐為節度使。沒想包拯更加反對,甚至帶領七名言官與仁宗理論。仁宗生氣地說:“你們是想說張堯佐的事嗎?節度使是個粗官,為什麼還要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都曾經做過,恐怕不是粗官。”仁宗無言答對,沒有辦法,只好採納了言官的建議。他回到後宮後,對皇后說:“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
碰到這樣的皇帝,大臣們算是有福了,有話儘管說,皇帝就算不高興也不會怎麼樣。倘若碰上紂王這樣的,或者明朝的一些皇帝,再有話儘管說,搞不好就是殺身之禍。尤其是明朝的廷杖制度,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惡劣的隨意誅殺大臣的先例。正德年間,十三道御史彈劾劉瑾,上一本的杖三十,上兩本的杖六十,而上三本的每本各杖六十,不等杖完,人就死了。大禮議之爭時,嘉靖皇帝同時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當場死亡。所以,終明一朝,始終奸臣不斷,與不開言路的皇帝有直接關係。
自古以來,無論是聖賢君子,還是普通百姓,或者帝王將相,無不願意得到別人的稱讚,不願意聽到別人批評,這是人的本性,無可厚非。所以,聞過則喜的,古來只有子路一人,就連他的老師孔聖人都沒有做到。
因此,大臣們總提意見,皇帝當然也會煩。即便開明如唐太宗、寬厚如宋仁宗,同樣如此。不過,開明一些的皇帝,雖然聽到大臣提意見會煩,但心裡明白,人家是為自己的江山好,所以雖然心裡煩,但還是會聽下去,說得對的就採納,久而久之,大臣都願意提意見,相當於大家一起想辦法治理國家,國家就會越來越興旺。糊塗一些的皇帝,聽到別人提意見,不但心裡煩,臉上也會煩,急了甚至要罵人打人殺人。這樣下去,沒人敢提意見,國家出了問題也沒人願對皇帝講,國家就會衰弱下去。
下面,講幾個進諫的小故事:
唐時,魏徵以直諫著稱,雖然李世民一般能夠聽進去,但有時也會十分生氣。有一次魏徵直諫讓李世民怒火中燒,回到皇后那裡,狠狠地說“一會兒一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會須殺此田舍翁!)長孫皇后說:“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可見陛下明。”李世民聽了,怒氣全消,魏徵也得以保命。
宋仁宗出名的寬厚,諫臣包拯經常犯顏直諫,甚至唾沫都飛濺到他臉上。但宋仁宗只是用衣袖擦去,卻不怪罪。有一次,包拯反對仁宗任命溫成皇后的伯父張堯佐為三司使,宋仁宗便改命張堯佐為節度使。沒想包拯更加反對,甚至帶領七名言官與仁宗理論。仁宗生氣地說:“你們是想說張堯佐的事嗎?節度使是個粗官,為什麼還要爭?”言官唐介不客氣回答道:“節度使,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都曾經做過,恐怕不是粗官。”仁宗無言答對,沒有辦法,只好採納了言官的建議。他回到後宮後,對皇后說:“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難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
碰到這樣的皇帝,大臣們算是有福了,有話儘管說,皇帝就算不高興也不會怎麼樣。倘若碰上紂王這樣的,或者明朝的一些皇帝,再有話儘管說,搞不好就是殺身之禍。尤其是明朝的廷杖制度,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惡劣的隨意誅殺大臣的先例。正德年間,十三道御史彈劾劉瑾,上一本的杖三十,上兩本的杖六十,而上三本的每本各杖六十,不等杖完,人就死了。大禮議之爭時,嘉靖皇帝同時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當場死亡。所以,終明一朝,始終奸臣不斷,與不開言路的皇帝有直接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