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神150624565

    “並不突出”和“大有作為”是不能等同的!前者沒有完全否定該同學腦無半點墨水,後者也沒有完全肯定該同學後來出類拔萃!只能說幹得不錯。大都尖子生都有強項,將來也力爭往強項發展,正所謂“有前途”;那些“並不突出”的學生算是“萬金油”,選擇性較多,適應性也較強。我個人認為,對中國歷史有愛好(不是沉迷)、並善於與現實對比的學生幹得都不錯。把自己換成某個歷史人物或把現實中的現象置於歷史的某個時段,再看看歷史的結果你就會有了新的想法和辦法。昨天的社會與今日的社會不可能完全無關!謝謝邀請。

  • 2 # 豫西文化教育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

    第一、應該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機制,對孩子的評價應該全面,不能以文化課學習成績來論英雄,而應該以德智體美勞和適應社會能力全面標準來評價學生,如果評價的標準改變了,那麼那些所謂的“表現突出”的同學就不一定突出了!

    第二、就是教育的“前十名現象”,多年的觀察來看,在學校學習成績優秀、名列前茅的同學,走出社會大多是默默無聞,而那些在學校不怎麼突出的學生相反走入社會卻成就了一番事業,其原因不外乎:

    1、那些在學校成績突出的學生,一部分是在家長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思想的結晶,從小在家長的嚴格督促下,在各種輔導班的“培育”下,填鴨式的被動學習,沒有學習的主動性,成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才,在學校裡面又成了老師的“寵兒”,被老師當作溫室裡花朵捧著、寵著,被塑造為單一評價標準的“時代寵兒”,一旦走向社會,失去了老師家長的保護,社會適應能力不強!

    2、那些在單一評價標準下平時不怎麼突出的學生,因為沒有受到過多的“關注”,約束較少,接觸到的東西較複雜,學習靠的是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甚至是在“白眼”和批評聲中成長的,這樣就有意無意的過早的接受了“抗擊打”能力的訓練,走向社會以後適應能力強,抗挫折,面對失敗能夠永不言敗!

    3、俗話說“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定為你開啟一扇窗”,那些在學校不怎麼突出的學生,他們在和“學霸”的爭奪中往往會敗下陣來,所以他們會獨闢蹊徑,在其他方面謀求發展,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總之,我個人認為:不能以學習優秀與否論英雄,要全面的評價一個學生,更不能過早的為孩子下定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願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讓家裡房間內的網路連線口也能連線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