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唐詩是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近體必須符合格律,古體可以說是當時的自由詩。

    古體詩對平仄、對仗、粘連沒有要求,押韻可以鄰韻通押,還可以轉韻,可以押仄聲韻。

    新宮實壯哉,雲裡望樓臺。

    迢遞翔鵾仰,連翩賀燕來。

    重櫩寒霧宿,丹井夏蓮開。

    砌石披新錦,梁花畫早梅。

    欲知安樂盛,歌管雜塵埃。

    南朝前期的詩人,有大量對仗的作品,梁朝沈約後,詩歌的平上去入有了明確的界定,這一時期他們做了大量的格律詩,與唐時成熟的格律詩相比,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粘連‘的問題,如果您不瞭解什麼是粘連,看看下面這首最著名的沒有粘連的七律:

    鳳凰臺上鳳凰遊, 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 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我們填詞必須符合格律

    李清照說東坡詞是“句讀不齊之詩”。晁補之說:“……詞人謂不協音律,然居士詞橫放傑出,自是曲子中縛不住者。”。

    再說回東坡詞,看看欽定詞譜,很多詞牌都有變體,象東坡這種大家,無論是否符合當時的音律,都被後人收入詞譜,成為我們填詞的標準詞譜之一。後來的周邦彥、姜白石通音律創新詞又與東坡不同,是被方家認可的。

    但是現在有些現代人搞出一些自創的新詞譜。這個我一向不以為然。大家也不要誤入歧途。

    我們填詞一定要按照詞譜填,即使是初學者也應如此,畢竟填一首小詞比律詩要簡單的多。

  • 2 # qzuser1981738

    應該是大多數近體詩和詞是符合格律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崔顥的黃鶴樓就是典型的有些不合格律要求。從不以文害意來說,是可以的,何況,這首詩本身就是很不錯的。這類例子,在不少大家的作品裡也有發現,畢竟,詩詞的評價,首先是整體水準,格律只是其中的一個小部分。至於古風詩,就不必,甚至要刻意迴避符合格律。

  • 3 # 益龍民

    這個問題有個玄機!大家們要著重理解它問題的含義:到底是問唐詩都符合格律還是宋詞都符合格律?我簡單的回答是:唐近體詩基本上是合格律的,但其中不泛用些“拗救”的句子以調整平仄,屬一種“變體詩”,嚴格來說,不算工整的格律詩。宋詞這一問題,自唐格律形成後而成的一種時代文體,有它的獨特風格。相傳有2000多個詞譜,每個詞譜有名稱格調,令人稱之為《詞林正韻》。所以說“宋詞”大底上都是按詞譜寫的!本人消化之個見,見笑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行UI,很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