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有屬於每一個時代的背影。香港電影也是如此。
香港電影導演王晶曾經說過,‘’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主要是因為背後有臺灣市場的支撐,當時臺灣需要很多華語電影,但隨著臺灣電影市場的崩潰,香港電影也得不到更多的投資資金,我都試過用300萬去拍一部電影,成本上不去,又如何拍出高質量的電影。”
從他的話裡,我們不難理解,香港電影到90年代後期所面臨的困境和窘境。事實上在金融危機與行業內部問題的雙重困境下,電影從業人員從80年代的2萬餘人下降到2003年的5000人以下。也正因為如此,97年香港迴歸以後,面對內地電影的發展需要和進一步解決香港電影業所面臨的問題,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簽訂達成。
俗稱“北上”。內地電影的產業化改革剛剛啟動,一切都是新的起點;而香港擁有成熟的電影體系及專業化人才,隨著CEPA的簽訂,為兩地電影的共同發展和華語電影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引擎。一大批找不到投資的香港導演和演員紛紛北上,開始了一場延續至今的合作交流。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內地電影開始真正的步入到蓬勃發展時期,進入市場,開啟大片時代。2013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達217.69億元,成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當年中國產片票房的前30名中,香港導演執導的影片佔了14部,《西遊降魔篇》更是創下了12億元票房紀錄。
CEPA對香港電影行業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亮相多了、收益多了,更重要的是,香港電影人與內地合作的機會也更多了,方式更多元了。暢通的渠道使兩地電影行業的交流更加便利,反過來,作為內容產品的電影也進一步促進了兩地人民在生活和情感上的交融。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取捨,隨著兩地合作電影的不斷加強,作為曾經象徵著“港片”的香港本土電影卻不復當年。2002年《無間道》上映,這部系列電影被稱為香港電影自90年代低迷以來的“救市之作”,儘管如此,依然無法挽救整體的頹勢。
面對這種局面,香港電影發展局前主席馬逢國說,“香港電影應該定位為華語電影裡有香港特色的一個流派,要融入華語電影這個整體。”
我們懷念那個時代的“香港電影”,但是我們更應該期待這個時代的“華語電影”。
每一個時代,有屬於每一個時代的背影。香港電影也是如此。
香港電影導演王晶曾經說過,‘’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期,主要是因為背後有臺灣市場的支撐,當時臺灣需要很多華語電影,但隨著臺灣電影市場的崩潰,香港電影也得不到更多的投資資金,我都試過用300萬去拍一部電影,成本上不去,又如何拍出高質量的電影。”
從他的話裡,我們不難理解,香港電影到90年代後期所面臨的困境和窘境。事實上在金融危機與行業內部問題的雙重困境下,電影從業人員從80年代的2萬餘人下降到2003年的5000人以下。也正因為如此,97年香港迴歸以後,面對內地電影的發展需要和進一步解決香港電影業所面臨的問題,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以下簡稱CEPA)簽訂達成。
俗稱“北上”。內地電影的產業化改革剛剛啟動,一切都是新的起點;而香港擁有成熟的電影體系及專業化人才,隨著CEPA的簽訂,為兩地電影的共同發展和華語電影整體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引擎。一大批找不到投資的香港導演和演員紛紛北上,開始了一場延續至今的合作交流。
也就是從這時候起,內地電影開始真正的步入到蓬勃發展時期,進入市場,開啟大片時代。2013年,中國內地電影票房達217.69億元,成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當年中國產片票房的前30名中,香港導演執導的影片佔了14部,《西遊降魔篇》更是創下了12億元票房紀錄。
CEPA對香港電影行業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不僅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亮相多了、收益多了,更重要的是,香港電影人與內地合作的機會也更多了,方式更多元了。暢通的渠道使兩地電影行業的交流更加便利,反過來,作為內容產品的電影也進一步促進了兩地人民在生活和情感上的交融。
但是凡事都有利弊取捨,隨著兩地合作電影的不斷加強,作為曾經象徵著“港片”的香港本土電影卻不復當年。2002年《無間道》上映,這部系列電影被稱為香港電影自90年代低迷以來的“救市之作”,儘管如此,依然無法挽救整體的頹勢。
面對這種局面,香港電影發展局前主席馬逢國說,“香港電影應該定位為華語電影裡有香港特色的一個流派,要融入華語電影這個整體。”
我們懷念那個時代的“香港電影”,但是我們更應該期待這個時代的“華語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