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OYO遊醫生
-
2 # 甜甜向上精心創作
看一下眼睛的結構示意圖通常將眼睛看作一架照相機,角膜和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的底片。
照相機是根據當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於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實像的原理製成的。下圖給出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於二倍焦距時,遠近不同的三個位置的成像光路圖。很容易看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近,像到凸透鏡的距離(相距)越遠。
照相機能拍攝遠近不同的景物,使其像都能成在底片上,是透過調節相距(暗箱的長度)實現的。人眼的晶狀體到視網膜的距離不能調節,當觀察遠近不同的景物時,透過睫狀肌的放鬆或收縮改變晶狀體的形狀,進而改變其焦距,以使像成在視網膜上。
老花眼是一種自然老化現象,晶狀體彈性減弱,為便於理解就可以看作是一個焦距一定的凸透鏡。年輕時如果近視,透過調節已不能使遠處物體像成在視網膜上,近處物體的像透過調節還能成在視網膜上,但由於晶狀體以不能調節,這樣近處物體的像也不能成在視網膜上。屋漏偏逢連陰雨,遠的看不清,近的也看不清,既近視又老花。
你好,這是個常常被問到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近視和老花眼會同時存在。很多人覺得近視眼是看遠看不清,老花是要把東西放遠一點才能看清,就認為近視和老花可以相互抵消,然而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
近視大家都比較瞭解,主要是因為晶狀體的形態變得比原本更凸了,光線經過眼球折射後,成像落在視網膜前。看近沒影響,看遠處就不清楚,需要透過凹透鏡進行矯正。一般我們用負號(-)標記,近視100度,寫為-100D。
老花與近視不同,是人眼正常的老化現象,是因為晶狀體的彈性變差,所以眼睛調節功能下降,從而導致的看近不清楚,可以說每個人只要活到了一定歲數,都會得。老花一般在40歲以後就可能出現了,有人早一些也有人晚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老花度數將會有所增長。老花透過凸透鏡,一般我們用正號(+)標記,比如一個人老花150度,我們可以記為+150D。
一般來說,近視的人老花出現的年齡會稍微晚一些,但也會老花的。如果一個人本來是-200D的近視,剛開始老花+100D時,理論上看近時可以抵消部分度數,那麼看近可能需要另外配戴一副-100D的近視眼鏡。當老花發展到+200D時,看近時只要把近視眼鏡摘了就好了。如果老花度數比較高,到了+300D,那麼看近時,需要取下近視眼鏡,換上一副+100D的老花鏡。當然,實際情況中,近視度數和老花度數完全匹配的情況是非常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