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違背懷王之約,將劉邦冊封在蜀地,是劉邦起兵攻打項羽,破壞反秦戰爭後達成的政治局面的主要藉口,那麼,懷王之約有沒有約定先入關者為“關中王”?

    圖/漢高祖劉邦像

    懷王之約並沒有規定封為何王

    所謂懷王之約見於《史記》,有兩處,一處為《秦楚之際月表》,“懷王封沛公為武安侯,將碭郡兵西,約先至咸陽王之。”一處為《高祖本紀》,“與諸將約, 先人定關中者王之。”兩處都提到先至咸陽或者關中者將被“王之”,也就是被授予王位得以為一國之王。但兩條史料都沒提到是以關中王之,還是王以別地。不過《史記》其後的記載提供了一些蛛絲馬跡。

    圖/《史記》書影

    項羽對懷王之約的不滿何在

    在劉邦及項羽先後入關,項羽向楚懷王打報告,得到的回覆是“如約”。這時候史書記載了意味深長的一句話。“項羽怨懷王不肯令與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後天下約。乃曰:‘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

    這裡面,項羽並沒有埋怨劉邦先入關搶走了自己的關中王。而是怨憤懷王沒有讓他與劉邦一同入關。從《史記》後文的記載來看,項羽對在關中稱王並無興趣,他後來和他的名言“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一道回到西楚之地。且得到懷王“如約”的命令後,項羽表面尊懷王為義帝,實則自行其是開始冊封諸將為王,而冊封諸將為王不僅沒有出現在“懷王之約”裡,而且實際上大大超出了六國王政復興的軌道。

    圖/項羽像

    不難看出,項羽怨憤“懷王之約”的並不是沒有得到關中王的位置,而是沒有與劉邦一同得到被封為王的機會。於是項羽憤然決定拋棄原來六國王政復興的政治格局,大封諸將為王,徹底毀滅“懷王之約”的政治土壤。

    懷王之約的政治意涵

    懷王之約背景是六國王政復興,其意涵則是先入關中的將領有資格與原來的六國貴族一起稱王。按照常理而言,六國既然已經復國,那麼剩餘能用來冊封的土地就只剩下關中秦地了。但從項羽本意是同劉邦一同入關被封為王來看,似乎也不能這麼確定。總之,可以說,懷王之約並沒有明說冊封先入關者為“關中王”。

    參考文獻:

    1、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3、王勇:《懷王之約與漢承秦制》,《史學月刊》2006年第2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8灰土與3:7灰土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