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聊小怪

    《有的人》是當代詩人臧(zāng)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意的詩。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詩歌透過兩種人的對照,對“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傾注了無限深情,表達了崇高的敬意;而對高踞人民頭上的人,則無情地揭露,表現出滿腔的憤懣。詩歌的獨特之處在於表現了具有哲理意義的主題:人是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而活。

    【寫作背景】

    1949年全國解放後,臧克家由香港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週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並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看到了魯迅先生在文章中提到過的“棗樹”“老虎尾巴”等,他深切追憶魯迅先生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睹物思人,百感交集,於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了自己對紀念魯迅先生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這首詩熱情地歌頌了魯迅先生甘願“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的偉大精神,有力的鞭撻了“騎在人民頭上”“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深刻的揭露了為人民服務的人在人民中永存,與人民為敵的人必滅亡的道理。

    【作者簡介】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 - 2004年2月5日),山東諸城人;傑出詩人,著名作家、編輯家,忠誠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華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八屆委員,第七、八屆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第一、二屆理事,第三屆理事、顧問,第四屆顧問,第五、六屆名譽副主席,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委員,第六、七屆榮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會長,200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氫氧化鐵與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