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恁個娃子不要慫

    日本科學家在北非發現一種身長只有五到七釐米的黑白斑紋小魚(Tanganyikan cichlid, Julidochromis transcriptus),靠的就是看同類的臉來辨識對方到底是不是朋友。

    很多動物都擁有豐富的視覺,如果這種能力不被用來識別同伴進行溝通交流,而僅是看看風景,那也太對不起它們的祖先加在視覺感官上的進化點數。

    我想當然地以為,能做出聲音氣味之外的交流,例如“表情”,的動物,都可以分辨同類的臉。智力越高分動物越有可能分辨同類。視覺能力強的動物可能更容易分辨同類。

    當然,有的動物視力很差,可能是沒點這個技能。具體到某一種動物,可以參考日本科學家做的那種魚的實驗。他們將幾條魚放一起生活一段時間之後,隔離開,拿著同類的圖片和處理過的圖片去試探這種魚的反應。結果,遇到“陌生”魚會引發它們的戒備。

  • 2 # 微說科學

    這裡有多個問題,一個一個來說吧;首先,我們要把人類和一些靈長類動物區分開來,此文以人類來說明,人類總是不自覺的靠視覺來區分同類,我們稱之為面部識別(face recognition)。面部識別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研究清楚,我們對人類大腦的組成研究中得知,人類的大腦中有特定的區域來參與面部識別的過程,例如人腦的顳葉和杏仁核,大量的研究表明,人腦中的杏仁核存在大量的神經元;我們都知道,人的大腦就像電腦的cpu,這個cpu裡可能內建了GPU,專門來處理面部識別,能夠區分不同的人不同包括有細微差異的面部特徵。

    不同動物識別同類的方式肯定是多樣的。

    我們在舉個大鼠小鼠的例子,所謂鼠目寸光,老鼠能看到的只是一點點距離,稍微遠一點就不行了;這類動物主要靠嗅覺來識別同類,一窩老鼠在孃胎裡帶來的氣味不同,它們靠這個氣味來分辨不同的個體。把之前毫不相識的幾隻老鼠放在一個籠子裡,它們會互相聞來聞去分辨和記憶不透過的個體。雖然生物學家們做過實驗證明老鼠的這種方式並不能常常識別出對方,但是用鼻子聞已是它們最靠譜的方式了。

    聽覺發達的動物主要靠聽覺的方式。

    這裡我們來說說鳥類,鳥類主要依靠鳥類鳴叫之間的細微差異識別同種,從而進行繁殖。每種鳥類的鳴叫方式都有不同,在發情期的鳥類更有明顯的差別;杜鵑時常發出布穀布穀的叫聲,烏鴉會發出嘎呀嘎呀的叫聲,像是有自己的語言,但是這些叫聲並不能攜帶大量的資訊,所以鳥類只能用來求偶交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我們的愛情愛就愛得值得,錯也錯得值得”是什麼歌裡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