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冬眠熊
-
2 # 按史索驥
我認為漢劍的興起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生產力得到回覆。漢初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在文景之治後,國家得到長時間的發展。
第二、冶煉技術的迅速發展,質量也顯著提高。冶煉技術的提高使長鐵劍成為可能。
第三、迎合戰爭需要。由於鋼鐵兵器的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優於青銅,在西漢時期全面取代銅劍與此同時,鐵製品的興盛也使戰場兵器全面由鐵製品主導。
-
3 # 小丑君
漢代冶鐵工業的發展和鍊鋼技術的更新,結束了殷周以來以青銅為主的兵器歷史。漢劍鋼鐵劍徹底取代了青銅劍;劍體日益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漢早期多為八面和六面,最後基本為四面,因為鋼鐵之效能超過青銅,四面形已經中以保證劍身之強度且加工相對簡單。相比青銅劍,鋼鐵劍長度增加,寬度收窄而厚度減薄。
漢短劍50一70釐米,長劍80一110釐米,超長劍達到100到140釐米,少數達到160釐米。
漢代劍仍是主要的短柄近身格鬥兵器,無論官員朝臣還是貴族名士、布衣百姓,大多各有其劍。劍術更從簡單的技擊昇華到尚武修身的高度。太史公有云: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劍不僅代表一種兵器,還代表一種王者之道,即信、廉、仁、勇。
漢代百鍊鋼、炒鋼法廣泛使用,並出現了鋼鐵複合工藝,熱處理和淬火工藝已經成熟,漢代青銅劍基本就是裝飾品了。
漢初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在文景之治後,國家得到長時間的發展。特別是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制度以後,鋼鐵冶煉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漢初,鐵質農具已經伴隨牛耕開始普遍使用。西漢中晚期,鐵的產量猛增,冶煉技術發展迅速,質量也顯著提高。冶煉技術的提高使長鐵劍成為可能,漢劍迎合戰場需要,不斷往鋒銳狹長的方向發展,在西漢時期全面取代銅劍(鋼鐵兵器的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優於青銅),與此同時,鐵製品的興盛也使戰場兵器全面由鐵製品主導。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銅劍徹底被鐵劍所淘汰。
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西漢早期就已取代青銅劍廣泛應用於軍事中(長安城武庫出土11把劍清一色鐵劍無青銅劍),及至東漢,偶有做青銅劍於佩戴把玩墓葬用。作為最後的戰場使用劍,漢劍在中國刀劍歷史上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具體形制參照博物館裡的漢代出土文物,通常一米一以下以單手劍為主流,一米二以上則雙手為主。其本身設計就體現著秦漢時期粗獷大氣的風格,平直的劍身是為正氣,狹長的劍刃是為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