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能源大嘴

    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議題,如果要談到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恐怕講幾千次也講不完。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從最近熱門的空氣汙染角度來進行一些探討。

    2018年10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舉辦了首屆全球空氣汙染與健康大會,呼籲各國針對空氣汙染採取緊急行動,並提出到2030年減少全球2/3因空氣汙染致死的目標。

    12月5日,世衛組織(WHO)在波蘭卡托維茲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4)上釋出名為《健康與氣候變化》的特別報告稱,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因空氣汙染喪生,而如果各國減少使用化石燃料,到2050年,空氣的改善每年可挽救約100萬人的生命。

    氣候變化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WHO《健康與氣候變化》)

    中國作為工業大國,一直以來都是空氣汙染的“重災區”。知名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今年4月釋出的《健康城市:釋放城市力量,共築健康中國》報告援引世衛組織的資料稱,2012年,中國城市因環境空氣汙染導致年齡標準化的死亡率為每10萬人70人,遠高於世界平均每10萬人47人的水平。

    《柳葉刀》11月釋出的另一份報告——《柳葉刀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2018報告:塑造國家的長久健康》則提出,2015年,全球平均16%的空氣汙染致死與燃煤有關,這個比例在亞洲升至約18%左右,中國的區域貢獻則高達30%。

    除了造成過早死亡,空氣汙染還會給人的智力帶來損傷。美國耶魯大學聯合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8月釋出的《暴露在空氣汙染中對於認知表現的影響》報告發現,空氣汙染使人智力下降,對語言能力的損害更大,且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報告截圖(《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好在,世界各國都已經為治理空氣汙染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僅以中國為例,根據《柳葉刀》前不久為中國政策制定者撰寫的簡報統計,截至2017年,得益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出臺和實施,中國74個主要城市由環境空氣汙染導致的死亡比五年前減少了約47240起,佔總體死亡數的5%。而京津冀(14780起)、長三角(9500起)和珠三角(1930起)所收穫的健康效益最為明顯,約佔全國總量的55%以上。

    中國主要城市帶環境空氣汙染治理成效(《柳葉刀倒計時2018報告:給中國政策制定者的簡報》)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是政府,我們每個人也都應為了改善氣候變化,維護自身健康貢獻出一份力量。

  • 2 # 草原獨狼

    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影響,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種,且以間接影響為主。

    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極端天氣引起的突發健康問題。

    例如極端高溫熱浪天氣,超越了人體對氣溫的耐受範圍,機體為適應高溫環境被迫進行一系列體溫調節、人體迴圈調整等,會導致人體臟器負擔增加,從而引起相關疾病,導致如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間接影響:氣候變化引起的各種極端氣候現象或溫溼狀態的改變會導致地球生態環境的變化,許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環境和媒介也因此改變,間接影響某些疾病的分佈範圍

    和季節擴充套件,遣成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增加和流行區域的擴充套件。伴隨著氣候的變暖,瘧疾、登革熱、血吸蟲、霍亂、腦炎以及猩紅熱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都會加劇,降雨頻繁亦會增加真菌和細菌的增殖感染。

    典型案例

    (1)高溫“殺手”。2013年7月,中國南方出現極端高溫天氣,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地可達40℃。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3年8月,全國各地頻頻出現“熱死人”現象,安徽出現2例熱射病死亡病例,上海2例,江蘇2例,湖南有3名環衛工人中暑身亡。

    (2)血吸蟲病疫情擴散。21世紀初,中國長江流域的血吸蟲病疫情呈擴散趨勢,新流行區不斷出現,研究表明瘦情與冬季氣侯變暖有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醫院做身體全面檢查,都要檢查些什麼專案?一般價格要多少?